下载此文档

精品-优秀PPT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Ⅰ.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
课程类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课程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段,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教学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主讲教师:何志军
绪论
一、《四库全书总目》与中国古代学术分类:
二、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
三、关于本课程书名
四、本课程教材的分期:三古七段双视角
五、文学批评四要素
东汉王充《论衡·谢短篇》: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南宋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诗: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钱锺书《谈艺录·序》: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史记一》“《史记集解》分八十卷”条: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精学苦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
卷七《汉书一》“《汉书》叙例”条: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王鸣盛喜骂人,参看陈垣《书《十七史商榷》第一条后》,收入《陈垣史源学杂文》)
张之洞《輶轩语·语学·论读书宜有门径》: 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或经、或史、或词章、或经济、或天算、或地舆。经治何经,史治何史,经济是何条,因类以求,各有专注。至于经注,孰为师授之古学,孰为无本之俗学。史传,孰为有法,孰为失体,孰为详密,孰为疏舛。词章,孰为正宗,孰为旁门。尤宜抉择分析,方不至误用聪明。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今为诸君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
一、《四库全书总目》与中国古代学术分类:
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共44类,注意每类的总序、小序和部分案语:
经部10类:
1、易类 2、书类 3、诗类 4、礼类 5、春秋类 6、孝经类 7、五经总义类 8、四书类 9、乐类 10、小学类
史部15类:
1、正史类 2、编年类 3、纪事本末类 4、别史类 5、杂史类 6、诏令奏议类 7、传记类 8、史钞类 9、载记类 10、时令类 11、地理类 12、职官类 13、政书类 14、目录类 15、史评类
子部14类:
1、儒家类 2、兵家类 3、法家类 4、农家类 5、医家类 6、天文算法类 7、术数类 8、艺术类 9、谱录类 10、杂家类 11、类书类 12、小说家类 13、释家类 14、道家类
集部5类:
1、楚辞类 2、别集类 3、总集类 4、诗文评类 5、词曲类
二、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
1、京师大学堂的分科
①光绪二十八年(1902),《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略仿日本例”设七科: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实用之指导思想)。
文学科下设七细目:经、史、理、诸子、掌故、词章、外国语言文字学,几乎略等于“学问”。

精品-优秀PPT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