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认证忽悠了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继“全国牙防组”收钱就可出具资格认证被查处之后,2006年12月28日,国家认监委又“揪”出了中国绿色市场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虚假认证曝光事件还包括“数字电视高清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绿色建材市场认证”、“国际特许财务策划师(FCHFP)认证”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种名目繁多的虚假认证机构在中国有上万家之多。以中国质量认证标准协会为例,仅2002年各项认证高峰时段被该机构认证收费的国内企业就达200多家。即使按5000元的最低收费标准计算,该不法机构当年的获利也在百万元之上。另外,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专业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政策与法律事务部负责人介绍,从该部门最近接到的有关企业的投诉情况来看,近年来非法认证机构的认证费用已经“水涨船高”,普通单项认证的收费已经达到2万元之巨……难怪有业内专家指出:虚假认证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非法暴利机构!
虚假认证为何能够大行其道?
就当前来看,认证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混乱现象。首先,一些非认证机构进行的表面上看似“认证”的活动,扰乱了认证的市场秩序。例如一些中介机构,特别是设在政府部门下,带有“国字头”的行业组织及协会,将其对外开展的评价、评定、评比、论证等活动均冠以“认证”字样,从而达到蒙蔽企业和消费者的目的。其次,一些媒体宣传报道用词不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者,有的广告商或产品推介部门,为达到宣传的目的,也随意在产品上夸大其辞,滥用“认证”,误导消费者。还有一些人将认证机构对某种产品局部的构件所做的相关认证当成是对整个产品的认证。例如某认证机构对数字电视所做的高清认证事实上只是对电视显示器部分的清晰度进行了认证,并未对整个数字电视进行高清认证。但厂家为了推销产品,混淆概念,却在数字电视上加施“高清晰”认证的标志,误导消费者。此外,一些社会组织及协会,虽然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但在没有得到认监委的许可下,私自从事相关认证事宜也是导致认证市场发展混乱、虚假认证事件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再从企业的角度上看。企业为何如此热衷认证?甚至不惜找不具备认证资格的机构来“认证”?对此,业内专家指出,这说明市场本身对虚假认证有需求。事实上,企业识别真假认证机构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登录认监委官方网站输入相关的信息就可查询,但每年仍有大量的企业前赴后继地赶去受骗,再将这些虚假荣誉用来欺骗消费者。可见,企业本身是乐于被“蒙在鼓里”的。究其原因,与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有着很大的关系。时下各种品牌广告琳琅满目,从广告本身的效果来考虑,各类型的广告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所以企业便从广告和产品设计上引入了简单明了的“认证”或“产品概念”,以此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选择。而且现在很多企业的运作已经非常成熟,在包装设计中除了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会着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例如牙防组之所以受到厂商的青睐,就是因为“牙防组的认证”提供了让消费者更好记忆的“信息点”,从而让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了竞争优势。另外,有了相关的“权威认证”之后,企业在质检和进出口时能免去很多程序,对企业而言,不啻一大“利好”。
虚假认证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
虚假认证忽悠了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