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江西石钟山的诗词
号称“江湖锁钥”的石钟山,位于鄱阳湖与长江汇流处的湖口县。石钟分上下两座,两: .
写江西石钟山的诗词
号称“江湖锁钥”的石钟山,位于鄱阳湖与长江汇流处的湖口县。石钟分上下两座,两山对峙,危岩壁立,濒湖临江,气势雄伟。特别是靠北的下石钟山,更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登石钟山远眺,可见匡庐秀色,近观,可睹鄱湖烟波,山水尽览,令人心旷神怡。
石钟山之得名,早在汉代《水经》上就有记载:“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但“石钟”名称的由来则有多种传说。北魏郦道元认为山下深潭,风吹浪击石,声若洪钟,故名。唐代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石头,北石击之声脆而高,南石击之声厚而洪。山名由此而来。宋代杰出的文学
家苏轼,为了探究山名的由来,曾月夜泛舟游石钟山,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
《石钟山记》。石钟山控扼江、湖,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曾以此为据点。清代太平军曾驻此筑垒设关,凭险据守,长达5年之久,并诱湘军深入,截江堵湖,重创湘军。石钟山的水光山色曾吸引了历代名人到此览胜咏景,留下了大量字碑石刻,至今保存完好。
石钟山
爱此江湖幽,维舟坐终日。
本从玩化理,不是荒逸游。
[诗名]石钟山
[作者]苏轼
[注释]•玩化理:探究事物的道理。•荒游逸:悠闲游逸。
岩上观音岩下湖,俨如南海旧规模。
庭前翠竹千竿有,门外红尘半点无。
水绕三山同楚地,势连五老共洪都。
夜来一片无私月,照见摩尼顶上珠。
[诗名]上观音阁
[作者]苏轼
[注释]•观音阁:石钟山上有观音阁。•南海:指南海普陀山。•五老:指庐山五老峰。•摩尼:梵语,宝珠,珠的总称。
楚地有石鼓,吾地有石钟。
鼓不假制作,钟不费陶熔。朕兆不可测,良由造化工。
安得置太庙,同声叶时雍!
[诗名]石钟山
[作者]李景和
,湖口(今属江西)人。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
[注释]•楚地:此指湖南,因其古为楚国之地。石鼓:山名,在湖南衡阳市北蒸水与湘江汇合处。山有高二米的鼓形大石,名“石鼓头”。俗传石鼓鸣则有兵革之事。•朕兆:预兆。•良由:实由于。造化:创造、化育万物者,即大自然。贾谊《鵬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安得:怎能得?太庙:即帝王的祖庙。•叶:相合,协调。叶,一作“鸣”。时雍:指时世安定、太平。
一色
写江西石钟山的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