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的互动分析
摘要:近年来,反转新闻屡见不鲜,这一现象与现阶段新闻把关人角色弱化、受众的技术赋权有着密切关系,也有研究把反转新闻的本质归为失实新闻。文章对反转新闻的概念进行厘清,同时新媒体时代下,来发布的新闻事实或观点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公众的质疑和事实的更正,从而与最初新闻大相径庭,新闻事实或观点转向相反方向的动态过程。
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的创始人麦库姆斯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议程设置的理论核心是从一个议程到另一个议程的‘显要性的转移’(the transfer of the salience)。”这里的显要可以理解为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时,针对议题所做的一个框架建构。媒体把自己所认为重要的议程,转移至公众所关注的议程。
媒介不仅能成功地告诉人们去想什么,而且能成功地告诉人们如何去想。在互联网传播平台迅速发展的今天,现在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官方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两微一端”等类型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和以大数据算法技术作为支撑的商业媒体传播平台。在现阶段的新媒体时代下,媒体议程在反转新闻中的设置作用尤为突出。
反转新闻中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媒体之间为了争夺时效性从而进行“抢新闻”,由于新闻发布的周期缩短,导致新闻发布之前缺少核实,进而丧失了新闻真实性。虽然作为传统媒体拥有一套完整的采编专业团队,有时候也难免因为一时疏忽发生新闻反转现象。
由于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采编人员,新闻的职业素养更高,对于受众来说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而对于舆论的引导力也就更强。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播音员”的时代,传统新闻媒体“把关人”角色的弱化,就容易引发反转新闻。例如在“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人民日报》也发表一篇名为《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的评论,卷入了这次的新闻反转事件中。
反转新闻中商业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相比于偶尔出现新闻反转的传统媒体来说,由于网络媒体发达,导致把关人角色的不断弱化,商业媒体更容易出现新闻反转现象。每年都会有媒体评选出年度“十大反转新闻”事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微博、微信以及商业门户网站等是新闻发生反转的聚集地。如2019年1月,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发表的一篇名为《一个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立刻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描述了一位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因为正直处处碰壁,最后因病去世。随后,有网民指出文章逻辑出现大量问题,与事实不符,是作者故意捏造,新闻随之发生“反转”。
商业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过程中,更容易引起新闻反转与其自身的逐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业媒体为了使自身的新闻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进行属性议程设置的过程中,会去刻意地把一个事件的某个属性进行无限放大。例如,上述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就把“寒门状元”这一属性进行建构,从而引起受众与之共鸣,又由于文章的不真实性发生舆论反转。
反转新闻中公众的议程设置作用
根据第43次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反转新闻中公众的议程设置作用主要体现在网民对于议程的设置,其中以拥有大量粉丝的自媒体和网络“大V”为代表的意见领袖,
反转新闻中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的互动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