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2008)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建筑抗震布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岩土工程勘探报告编制标准》
(CECS
99:98)
《岩土工程勘探文件编制标准》
(DBK
14-S3-2002)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CECS
04:88)
《房子建筑和市政基础设备工程勘探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本次勘探为详尽勘探阶段,依据《岩土工程勘探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
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所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故本次岩土工程
勘探等级为乙级。
依据《岩土工程勘探规范》(GB50021-2001)和设计要求,勘探点按建筑物范围及角
点布设,共布设勘探点54个,~。
本次勘探采用了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室内试验等多种施工方法和测试手
段,同时进行了场所高程测量和水位统一量测。
野外施工共投入交通车辆一部,XY-150型台钻两部;DPP100-5F钻机一部;LT-20D
型静力触探车一部,采用无水螺旋钻头钻进和泥浆护壁展转钻进,原状土试样采用敞口厚壁式取土器、静压法取土和单管合金钻具全断面取芯等工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机械提升自动落锤()L=。静力触探设备采用江苏溧阳产双桥静力触探设备,微机采集数据。
室内土工试验采用岩土惯例试验和中压固结试验。液限采用圆锥液限测定,塑限采用搓条法测定,粉土原状样及砂性土扰动样做颗粒剖析试验,颗分试验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
散剂,其他各项物理性指标均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原状土的力学性指标进行压缩试验,部分原状土试样做高压试验。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3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本次勘探依勘探大纲进行,野外施工于2014年04月11日开始,于2014年04月18
日达成。勘探点实际地点详见勘探点平面地点图。本次达成勘探点总数为54个,其中静力
触探孔17个,取土孔19个,标贯孔18个,。详细达成的实物工作
量详见表1-2。
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1–2
工
作
项
目
单位
工作
量
钻
探
孔
数
个
37
进
尺
米
标准贯入试验
次
271
原位测试
静力
数
量
点
2
触探
进
尺
米
土样采集
原状土样
件
302
扰动土样
件
33
水质简剖析水
件
2
样
水样采集
侵害性CO2分
件
2
析水样
易溶盐采集
易溶盐剖析
件
2
室内试验
原状惯例
件
302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4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颗粒剖析
件
33
液塑限
件
302
水质简剖析
件
2
侵害性CO2分
件
2
析
易溶盐剖析
件
2
工程测量
孔位测定
点
54
孔口高程
点
54
水位量测
统一观察
点
37
因委托方未提供黄海高程,报告内标高数据为相对高程,高程引测点为场所北侧公路中心一点(见平面图),,各孔标高均以此引测。报告内坐标数据
为相对坐标,坐标原点为升平路中心线与南侧公路中心线交汇处,向上为Y轴正坐标;向右为X轴正坐标。
德州平原县地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