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术
经过对什么是意识的探究,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中,经过举例剖析,提高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宏观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物质与意识所以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这句
话体现了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2、意识的作用还突出的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举例:◇建造房子。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设计好了房子的结构,并
且一直在头脑中想象,房子会不会自己凭空建造起来?自然不会,只有当工人用设计好的房子结构图,指导建造过程,才能把房子建造起来。
①这个例子中,房子结构图是一种意识,建造过程是人的实践活动,房子建造起
来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表现,从中我们能够看出意识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指导
人们改造世界,在这边注意意识本身不能改造世界,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指导人们
改造世界。
②我们来试想一下,如果房子的设计图是根据建造地的实际情况,切合物理学、
建筑学的规律的话,那么造出来的房子一定是实用安全的,可是如果设计图没有
根据实际情况,不切合规律,全凭自己想象而设计的,那么造出的房子肯定是有
问题的。前者的设计图是正确的意识,促使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尔后者的设
计图是错误的,阻挡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因此,我们得出第一点结论,意
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拥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经过实践能动的改造世
界,正确的意识起促使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挡作用。
注:动物因为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所以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所以动物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这和人类意识活动拥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建性、自觉选择性是相区其他。
2)*举例: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体现的是什么道理呢?联合贝多芬的例子来理解①后边一句话承认了人的能动作用,承认了精神对人产生的调节作用和控制作用,前半句话否定了精神是万能的,没有夸大精神的作用,远离了唯心主义。而贝多芬正是有了积极地精神状态,高昂的进步精神才能在窘境中作出伟大的作
品。若是贝多芬是悲观主义者,面对这样的难过,他可能选择的是胡里胡涂的度日,那么我们也不会听到那样的作品了。
②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得出第二点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拥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能够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
斗志。
3)、以上两个例子的剖析,回答了意识关于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作用是什
么。一是意识经过实践活动,对人改造客观世界拥有指导作用;二是意识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拥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所以要求我们要重视发挥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战胜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方法论)
3、怎样来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呢?(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
1、是什么
1)、我们先从语文的角度来解释“实事求是”。“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所以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检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怎么做
1)、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2)、充散发挥主观能动性,坚
意识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