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组 吴昊霖
教学目的:
反复吟读,直至背诵,体会这首词的格律美、建筑美、画面美、语言美,初步掌握宋词在语言上的特点和运用规律。
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根底。)
(三)重点欣赏,品味词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描写杭州描写西湖的诗词多不胜数,其中不乏上乘佳作。
你知道哪些描写杭州或者描写西湖的诗句?
2。柳永笔下的杭州却别有一番意境和风味。柳永笔下的杭州却别有一番意境和风味。那么他是用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来表现杭州的富庶美丽,安定祥和的呢?(学生先自己考虑,将自己的感悟写下;进而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每组代表归纳本组讨论要点,学生发言。)
例如:“东南形胜"中的“胜”字,形象点出了杭州的地势之美,风景之异。
“参差十万人家"中“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近上下、错落有致的景象。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的“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一个“卷”字写出了波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
老师点拨:用近义词换字法来引导学生品味柳永用词的精妙。如“绕”字可否换为“列”字?二者虽然都能描写出树木葱郁、古木成行的景致,但是绕字更能展现长堤迤逦曲折的情态.“卷"字改为“推”好不好?用“推”字显得比较呆板,形象和气质均没有“卷”字强。
“云”字看似平淡,实那么写出了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的开阔景致;“霜雪"比喻浪花,别致、贴切、巧妙;“天堑"原意为天然壕沟,这里用来形容钱塘江,写出了江面阔大的特点。
“列”“盈”“竞”把经济的繁荣,生活的富庶豪华铺陈开来。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中“弄"运用了拟人手法,似乎是声声悠扬的羌管的清音唤醒了黎明第一缕阳光,尽显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泛”点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悦耳悠扬的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由远及近,由朦胧而明晰,层层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而有气势的词语,生动表现了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大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再现意境之美,可以选取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进展描摹。
例如:“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一派都会景象.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老师点拨: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思是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望海潮》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