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阅读非常重要。孩子在童年阶段看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是他进入成人世界最重要的基石。在童年阶段, 他看到那些真善美的东西越多, 以后他的心灵就充满了真善美, 他的世界也就充满了真善美。而童年的阅读, 最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儿童书籍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通过八年的实践,我深切地认识到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外, 最重要的是让心灵和思想得到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这样说: “书香是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现将我班开展“书香班级”活动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至者”。只有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强烈需求, 乐此不疲。 1 、加强读书活动的宣传。开展好读书活动的动员工作,召开读书主题班队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读书格言、名人名言等形式加强宣传。 2 、教室变“书房”。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地方, 开辟了“泛舟书海”专栏, 里面是学生推荐介绍好书、好文章或读书的收获等内容。开辟了“美文共赏”, 里面是学生推荐的有思想又语言优美的文章或精彩片段或是学生读书过程中创作的感受、心得体会等, 还开辟了“读书感言· 想说就说”专栏, 里面有名人名言, 还有学生读书活动中深有感触的话语, 另外, 教室里摆着一盆盆芳香宜人的花草,花香、书香撩人,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读书兴致萌发。3、致力于图书角的建设和丰富。图书角在班级读书活动中尤为重要。师生共同参与布置图书角, 师生共同献书, 整理书目, 建立档案, 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学生发扬主人翁意识,参与和管理的意识强,促进读书的有序进行。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以往的读书活动中, 学生往往对课外阅读只有三分钟热度, 不能坚持, 以致读书活动有名而无实。我觉得要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是读书活动中的重点, 更是难点, 更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默默引导与付出。 1 、保证时间,合理安排,有效落实。除了利用好每天一早到校的时间进行读书活动, 还将学生中午在校代餐后的一个小时进行读书活动。这段时间比较充裕, 学生在教室内静静地默读、默看, 在后段时间里, 又安排了“好书推荐”、“读书交流会”,两人主持,每次三人。就这样,持之以恒,每天如此,一段时间后, 中午一吃完饭, 同学们就静静地在看书, 班级的空气中也流淌着浓浓的书香味。每天家庭作业量相应减少,更多的时间留给课外阅读。班上经常家长反应孩子对读书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晚必看,看书都不想睡觉了。 2 、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3 、建立和谐的亲师共读, 亲子共读。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他的学生必然喜欢阅读。在午读时间,我每周安排两个中午,选取情节强, 文质兼美的故事或文章“为学生大声朗读”。学生在听读中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 调动了阅读兴趣。每个星期一、三、五早上, 我会利用早读时间, 坚持捧书, 与生一起放声朗读。阅读课上, 我会和学生们一起默默坐着读书, 时间在流淌, 师生间无声的语言在彼此倾诉着。师生共读好似春风话语, 滋润学生的心灵, 学生受到书香墨染, 读书的种子已悄悄萌芽。发放致班级家长的一封信,动员亲子共
儿童的阅读非常重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