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
汪家燕 摘 要: 从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看,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直接决定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本文分析了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并提出了走出误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
汪家燕 摘 要: 从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看,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直接决定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本文分析了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并提出了走出误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设计 误区 措施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方面,而教学目标居首要地位,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因此注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误区
(一)三维目标分离。
课程目标是三维的,但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联系,相互渗透,而不是各自分离。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三维目标分离。例如一位老师对苏教版第三册《夕阳真美》这样进行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引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夕阳的美。
: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该教案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块加以描述,看似条分缕析,实则割裂了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应该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整合,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在过程和方法中充分体现。
(二)目标主体错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从学的角度而不能从教的角度来表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引导学生……”存在主体错位,“引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根本上有违“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目标表述模糊。
当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要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不同维度和具体要求,运用概括、明确的语言准确表述。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有两类: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知识和能力”维度应尽量使用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使用“背诵”“辨认”“区别”“概括”等动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大多要使用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往往是“感受”“养成”“树立”,这些动词往往比较抽象,缺乏操作性,因而在表述时,要明确具体的方法、途径。例如“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这样的目标设计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在表述时,可以这样写:“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

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迎春文档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