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阳工作日记
冯晓霞 编者的话: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区的孩子和幼儿园牵动着全国幼教工作者的心。为了尽快安抚受灾孩子的情绪,同时为家长提供儿童教育咨询服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召集北京师大、南京师大的专家和一些幼儿园的踏实了。
晚上和老师们简单准备了一下。后来才知道,老师们基本上都是两点才休息。
2008年6月20日
我们8点半到绵竹一幼时,门口已经有家长带孩子等在那里了。
上午9点,在一幼老师们的帮助下,按时开始了活动。
孩子们进幼儿园时,眼中的表情是不一样的,有渴望,有欣喜,也有不安和些许恐惧。一个孩子进来是哭着的,据说,还有一个孩子看到幼儿园就哭。无论如何都不肯进来,最后家长只好带他回去。唉!地震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不轻啊!
海燕、何淼、海娣三位老师马上进入角色,亲切地与孩子交流,有两个孩子马上就与他们亲得不得了。海燕非常能干,极有组织调动和应变能力。在组织孩子们开展一些团体游戏后,开始音乐操“中国武术”的模仿学习。孩子和家长都积极参与进来,几遍以后,海燕已经满头大汗了,让大家休息一下,有孩子还喊“再来一遍!”场面很动人。
淑娟的故事虽然生硬了点,但还不错。大班孩子对大书的故事基本知道,原来这几所园都在用“活动整合课程”。
瑞瑞很不错,不停地主动联系,积极采访,像个记者!看来她是个非常敏感的人,不断地被一件一件事感动。后来,她也按捺不住,要给孩子们讲故事。
孩子们的手铃伴奏有模有样。我们自制沙锤给孩子演示,估计下一次就会有不少孩子带着自制乐器来了。上午孩子们大约有二十多人。下一次要数一数人数。
下午到了友成儿童活动中心。张颖园长热情得很,帮我们领了午餐。下午孩子近50人,加上家长有80-90人。混龄,从2岁到5年级。不好组织,不过孩子和家长们看起来都很高兴。个别受伤害严重的孩子还是在一旁观望的。
这里的孩子与上午不同,汉旺来的受灾严重家庭的孩子多。
分组后情况好多了。
何淼组织的4岁以下儿童的亲子活动很受家长欢迎。我觉得这对儿童来说是最好的放松和情绪舒缓活动,也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心理干预活动。一位汉旺山里来的家长走到我跟前,对我们说了一些感激的话,简单朴实真挚,让我很感动。我们和张园长商量,要把亲子活动作为教师培训内容。
2008年6月21日
原计划今天上午去体育场安置点,但昨天晚上接到联系人的电话,说那边的幼儿基本都到友成点了,其余都是小学生,不用去了。今天上午决定还是去友成。一来看看原来的志愿者如何开展活动,二来也可以帮忙做些事情。好在它们一个在路这边,一个在那边,很近,而且帐篷和儿童都比较多。
和张园长联系后,我们到了有家长陪同的亲子班。原来的志愿者组织活动后,何淼老师又教家长们几个亲子活动。这边不少灾民是从汉旺过来的,有一个9岁女孩据说是自己从废墟里爬出来的,但看她的表现你猜不出她会有这样经历,因为她很活泼开朗,也爱讲话。不过从她十分依恋大家,尤其是总爱和何淼搂抱身体接触的行为看,或许还是有一种抚慰需要的。
活动结束时,志愿者老师表示希望有一个亲子活动的培训。看来这应该成为一个马上要进行的活动内容――面向教师的专业支援。我想,亲子活动培训要加进一些心理辅导的内容
赴德阳工作日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