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切术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效果分析
一、资料、方法及操作要领:
一般资料 2011年7月至2016年4月到本院就诊,要求行包皮环切术的病人共155例,其中包皮过长106例,包茎49例,年龄5至48岁,根据其意愿分为3组,采用一包皮环切术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效果分析
一、资料、方法及操作要领:
一般资料 2011年7月至2016年4月到本院就诊,要求行包皮环切术的病人共155例,其中包皮过长106例,包茎49例,年龄5至48岁,根据其意愿分为3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手术的病人61例作为研究组,套扎术病人48例作为套扎组,传统手术病人46例作为手术组,术前排除手术禁忌证,做好实验室检查及手术前准备。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颠覆传统 超越传统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操 作 要 点
型号选择
1
手术操作细节
2
下环时间
3
术后护理
4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用孔径板测量
注意事项
测量时,确保阴茎处于疲软状态
选择适当的孔套在阴茎上,一只手抓紧龟头上的包皮,另一只手持孔径板,孔径板能轻松移动即可
测量孔号码,就是患者适用型号
过大的型号易导致并发症
型号选择(一)
型号大小影响上环难度和包皮张力状态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型号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
包皮外翻操作困难,易导致局部损伤(尤其是儿童)
1
包皮、系带易绷紧,导致水肿、疼痛、伤口开裂、感
染等症状
2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麻醉后阴茎粗细变化问题
注意事项
型号选择(二)
麻醉后阴茎直径会有所变化
不要随意改变型号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钳夹包皮
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一)
将内环套在阴茎上
钳夹3、6、9、12点位置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钳夹包皮
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二)
调整内环位于冠状沟处
外翻包皮至内环上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未上螺丝前调整
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保留包皮内外板、系带长度,不要伤及系带
- 임플란트 국내 1위 아시아, 태평양 1위 글로벌 6위
- 중소기업 성공의 롤모델
手术操作(三)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调整外板保留长度
注意事项
调整外板保留长度
调整外板张力均匀
注意包皮外板的保留长度,保留过多会影响手术美容效果
手术操作(四)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检查包皮张力
注意事项
包手术操作(六)
调整箭头处保留包皮张力,一定留有适当的松弛度
包皮绷得过紧,晨勃时会造成愈合部位撕裂、难以愈合、拆环后伤口开裂、易感染
包皮绷得过紧,还会造成患者严重水肿、疼痛
包皮张力、系带松弛程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切忌包皮绷得过紧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检查系带松弛度
注意事项
包手术操作(七)
系带张力不能过高、应处松弛状态
系带张力过大,晨勃时会造成患者剧烈疼痛、甚至系带断裂
包皮张力、系带松弛程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切忌系带绷得过紧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手术时不仅要注意包皮、系带的长度
也要注意包皮、系带的松弛度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包皮、系带张力过大带来的问题
严重水肿
1
疼痛
2
愈合不良 下环后伤口开裂
3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外环示意图
注意事项
上外环闭合不全的问题
包皮过厚时,外环端口可出现不完全合拢的情况
上、下工作面的对接处无错位、无间隙时,外环端口未完全闭合也不影响手术效果。
重叠结扎面和材料的延展性,能确保完全结扎,不会脱落
手术操作(八)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挑断残留包皮
注意事项
减张口的意义
用针头挑断残留包皮,开6-8个减张口
不开减张口易导致残留包皮结成环形痂,增加下环难度和痛苦
减张口能避免下环后晨勃导致的结痂撕裂出血
手术操作(九)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术后护理
术后可自由活动,口服抗生素5 d预防感染及止痛药。术后3 d
包皮环切术在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效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