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白菜棚栽技术
春季大白菜棚栽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白菜类都是低温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通过光照阶段的植物,但各种植物通过阶段发育的要求和时期不同,白菜种类和芥菜种的作物植株不需要长到一定大小就可以在15℃以下的低温下以较少的日数-适期播种
适时播种,科学定植,实施早期保温栽培,防止病虫侵入和为害
春大白菜是一种反季节栽培的蔬菜。在广大北方地区,春大白菜生长的前、后期都易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所以真正适合于大白菜生长的期限较短。如果播种过早,苗龄过长,苗期温度长期低于13℃,极易诱导植株通过春化阶段,而发生花芽分化,进而造成先期抽苔,影响商品品质。若播种过晚,大白菜生长后期处于高温(超过25℃)长日条件下,与大白菜形成叶球要求的凉爽条件(大白菜结球适宜温度12~18℃)相反,而造成包心不实或不包心,同时,因后期高温多雨,面临着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危险,产量和效益会显著降低。由此可见,除选择良种外,还要合理地确定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和进行精细的温度管理等措施。使良种良法相互配合,达到丰产优质。
春季大白菜棚栽技术-适期播种
适时播种
播期选择,主要依据上市时间、品种冬性强弱、当地气温变化规律和栽培设施条件确定。不同春大白菜品种耐抽苔性和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如强势、春大将、强春等冬性显然比鲁春白1号强,但生育期均稍长。对这些冬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可早播。不同的栽培方式有不同的播期。据试验,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陕西关中地区,利用加温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扣小拱棚育苗,定植在塑料大棚栽培的播期为2月上旬。用加温温室育苗,露地小拱棚定植或小拱棚内覆膜直播的播期一般在2月中下旬。这种方式投资少,上市早,普遍采用。
春季大白菜棚栽技术-科学定植
科学定植
定植过早,易发生冻害和早期抽薹,定植过晚,影响产量和品质。定植期确定应使其生长环境的气温和5cm地温分别稳定地通过10℃和12℃,方可安全定植。定植时适宜苗龄为20-25 d,适宜生理苗龄为4~5片真叶。栽苗时要保护好土坨,不要伤根,也不宜过深,否则影响幼苗生长,也易死苗。定植后立即浇水,缩短缓苗时间。定植后最好采用地膜覆盖,因为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节水保墒、改善土壤的理化结构,从而加速植株生长,提早收获。而且减少了用工和后期田间管理
春季大白菜棚栽技术-棚内管理
早期保温栽培
通过早期保温栽培,能直接改善大白菜生产环境,避开外界前期低温后期高温多雨,在外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下,提早定植进行保护性生产,不仅有效地避开了病虫为害,而且使大白菜提早收获上市,缓解淡季市场供应,达到增产增收。因此春大白菜栽培早期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育苗床的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晚最低不低于13℃,定植后也要注意防寒保温,尽量避免10℃以下的低温出现。棚温超过25℃要及时通风降温。4月15~20日,自然条件下气温已回升稳定在15℃以上。即可全部去掉棚膜。
春季大白菜棚栽技术-水肥管理
科学施肥、合理灌水,提高抗病能力及其食用品质
在无公害大白菜生产中,施肥方法上坚持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结合,辅之以叶面喷肥的原则,施肥种类上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的原则。注意土壤中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的养分平衡,控制氮肥用量。为减少大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禁止施硝态氮肥。春大白菜生长期短,不宜蹲苗,要肥水猛攻,一促到底。除施足基肥之外,追肥还应尽早进行,缓苗后追肥,每亩穴施尿素10~15 kg。莲座初期结合浇水重施包心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30kg、尿素20~25kg、硫酸钾10 kg,%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2~3次,更有利于叶片生长和叶球形成。结球中后期不必追肥。
春季大白菜棚栽技术-水肥管理
大白菜浇水要浅浇勤浇,保持地面见干见湿,防止大水漫灌,减少软腐病发生。如采用地膜覆盖进行膜下暗灌、渗灌,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而且还可以降低菜田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只需浇水4~5次,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浇灌为宜。如直播应结合浇水施肥,及时进行中耕锄草,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时要细心,禁止机械损伤大白菜叶片及根系,避免诱发软腐病。
春季大白菜棚栽技术-病虫预防
病虫害防治
春大白菜病虫害少,以农业预防为主。如发生蚜虫、菜青虫为害,可选用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防治。防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0倍液均匀喷雾,%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用辛辣蔬菜植株浸提液如取大蒜1000g,加水适量捣烂成泥,每千克原液加水5千克喷雾,防治蚜虫、菜青虫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软腐病除采取栽培措施综合防治外,如需用药可在大白菜包球始期,采用72
春大白菜棚栽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