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首古诗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首古诗的启示
丁国成宋代王令有首诗,题为《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一首古诗的启示
丁国成宋代王令有首诗,题为《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这首诗,语言朴实,不假雕琢,诗味浓郁,意境深邃,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起码可以给我们四点启示。

第一,人品决定诗品,人品高则诗品随之高。这首诗写暑热难当,诗人欲往清凉世界避暑。但个人能逃脱酷热,却无法“手提天下”而一同避之,于是诗人便不忍心抛弃天下而独自前往。诗中那种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爱国爱民的博爱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动容动魄,千百年来,犹能激励、感染着一代代读者。究其原因,主要不是诗中的艺术技巧,而是贯注其中的人文精神,是诗人的崇高人格和博大心胸。
本来暑热是最具个人特质的主观感受。但诗人不局限于狭隘的自我,而是推己及人,由个体扩到群体,从小我想到大我;而且扩展得那么自然、真切,绝对不是故作大言所能表现得出来的。诗人写诗不能脱离自我。没有个人的独特感受,是写不好诗的;勉强写来,也只能是千人一面、千诗一腔的大路货色。但是,仅止于个人感受,只写一己的蜗角之情,也很难写出动人心弦的精品力作,更写不出充满大气的千古杰作。古人说:“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徐增《而庵诗话》)因此,诗人要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德。这是写好作品的基础和关键。
也许有人会说,我根本不愿去写那种大气之作,也不想传之千古不朽。人各有志,不必强求。但甘于抒写自我,安于自我欣赏,那注定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第二,艺术贵在独创。创新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诗歌不能例外。这首诗,之所以能超越时空,为古今中外广大读者所喜爱,除前述原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有独创性,让人过目不忘,留下极深印象。作者不是人云亦云一般化地描写暑热,而是独具特色地展现所写对象的极致,打入读者脑海,可谓刻骨铭心。如果写热只是笼统地随从众说:暑热难耐,大汗淋漓,但很难引起人们的审美惊喜与快感,不易打动人心。而此诗出语非凡,将热写到极致:“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着一“屠”字,写出暑热之强大和威猛,远胜于风;同时将两者拟人化:尽管风有“屠热”之心,却无驱暑之力。从而给人以滚滚热浪充塞天地之感。首句写热之猛,似乎热到极限;次句写热之久,几近热到无期――如果大热只是短暂一瞬。那还可以挨挺过去,但炎炎赤日本已落下,却又好像插上翅膀一般,重新飞上山巅,永不落地。这种大热让人无法忍受。作品并未到此为止,继续予以夸饰:“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江海虽然广阔。尚存枯竭之虑;河汉尽管浩淼,犹有干涸之虞――暑热引起了人神俱忧。作品确实将暑热写到了极致,纵然再热,也无以过之。
可见,诗人无论写什么,只有写到极致,才能摆脱一般化,创造出新的动人境界。

第三,倾注全力,创造富有生机的鲜活意象。诗人的笔墨,不能停留在所

一首古诗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元春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5-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