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幽默老头汪曾祺
汪曾祺
先生是中国文坛公认的短文高手,而他与人交往中的幽默机智,更显出了他做人,呵呵笑着走到铁凝跟前,盯着她看了一会,然后慢悠悠地说:&dquo;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头发也没有呀?”
铁凝一愣,随即被他的幽默逗得前仰后合,两人的距离感一下子消失了。铁凝后来深情地回忆:“那一刻,我仿佛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
1986年,高晓声和汪曾祺去香港访问时同住一室,两人常聊天至深夜。1992年,汪曾祺去南京,高晓声去看望他。一见面,汪曾祺就从头到脚将高晓声看了个遍,忽然像找到老朋友似的指着他脚上的皮鞋说:“你这双皮鞋还没有穿破啊?”
经汪曾祺这么一说,高晓声便想起来了,原来,1986年自己去香港时穿的就是这双鞋,没想到被记性好的汪曾祺一眼就认了出来。
汪曾祺经常以这种亲切友爱的方式与人打招呼,而且这种表达的方式,无一例外地让每个人的内心都感觉温暖如春。
文坛上对他的评价是:汪曾祺先生亲切温润,善解人意,又不失可爱。他不但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总会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更是一个从来不想伤害别人的人。
拓展阅读:舌尖上的汪曾祺
汪老头在自己家吃得妙,吃得雅,在朋友家,他也是如此,可以说是很“随意”,特别是在他自己认为&dquo;可爱”的人家。但这种&dquo;随意”,让人很舒服。现在说起来,还特有风采,真成了&dquo;轶事”
作家陆文夫在世时,多次说汪老头很抠。陆文夫说,他们到北京开会,常要汪请客,汪总是说,没有买到活鱼,无法请。后来陆文夫他们摸准了汪曾祺的遁词,就说“不要活鱼”,可汪仍不肯请。看来汪老头不肯请,可能还“另有原因”。不过话说回来,还是俗语说得好,“好日子多重,厨子命穷”,汪肯定也有自己的难处。
“买不到活鱼”,现在说来已是雅谑。不过汪曾祺确实是将生活艺术化的少数作家之一。他的小女儿汪朝说,过去她工厂的同事来,汪给人家开了门,朝里屋喊一声“汪朝,找你的!”之后就再也不露面了。她的同事说:&dquo;你爸爸架子真大。”汪朝警告老爷子,下次要同人家打招呼。下次她的同事又来了,汪老头不但打了招呼,还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结果端出一盘蜂蜜小萝卜来。萝卜削了皮,切成滚刀块,上面插了牙签。结果同事一个没吃。汪朝抱怨说:“还不如削几个苹果,小萝卜也太不值钱了。”老头还挺奇怪,不服气地说:“苹果有什么意思,这个多雅。”“这个多雅”,这就是汪曾祺对待生活的方式。
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到北京访问,汪曾祺在家给她安排了家宴。汪自己在《自得其乐》里说:“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夫妇到北京,在宴请了几次后,不知谁忽发奇想,让我在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他们。我做了几道菜,其中一道煮干丝,聂华苓吃得非常惬意,最后连一点汤都端起来喝掉了。”煮干丝是淮扬菜,
幽默老头汪曾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