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一):
《爱的艺术》读后感
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觉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赐予而不是获得。
现在社会所有人都在盼望爱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切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成婚从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近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切感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潜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恶运和挫折。成熟的感情是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而不可熟的感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建性的爱,具备爱的潜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专心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己。这样的爱,是一种赐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透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可是透过他的给,不可防止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好透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饶,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知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知足他们需要时,还能够维持沉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知足,或许他们自己产生思疑、摇动,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抵达一种创建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切谦和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知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崇奉,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言传身教,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从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潜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符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那边,讨论什么是真切的爱及怎样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感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战胜分别,从孤单中抽身。而感情是人类战胜孤单的唯一方法,人的感情是一种专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奥密,人与人联合,使人战胜孤寂和与世隔断感。但也切记感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感情依赖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劝告: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其他人生利处全盘大意了。人生的第一利处便是生活,人务必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三):
《爱的艺术》读后感
这是这个学期马原课上,我读到的第二本书,与第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将问题最后总结成一种高度,以全社会,或许是以人类的性格,社会的要求作为探究的对象,可是第一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迈酒,在一个傍晚中,坐在海洋边大口喝着,而《爱的艺术》则给人一种在清早静静坐在花园中,外面阳光明朗的感觉。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感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抵达一种创建
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切谦和
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知足。
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好多见解其实和我想的是同样的,只可是我的想法平时更为天真一些,因为我感觉确实,爱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种潜力,是一种对你爱的人的职责心,是一种能够爱别人,爱社会,爱生活,的潜力。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具备了爱人之心,具备了爱的潜力,那么获得感情也就是瓜熟蒂落的事情了。可是根据作者的观点,社会上好多人对感情的三个错误见解
1、大多半人认为感情首先是自己可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潜力爱的问
题。因此对他们来说,重点是:我会被人爱吗我怎样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抵达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样途径。男子往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透过持续身段和衣饰妆扮使自己
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拥有文雅的举止,搞笑的谈吐,乐于助人,谦逊和谨慎。
其实这些举止都是正常的,毕竟人的认知规律就是先从外在开始,然后随着接触的增加,而彼此互相认识,然后才能将自己内在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我感觉如果是在现实中,穿着,举止,谈吐,是人们展示爱的潜力的一种手段,但也只是是一种手段了,如果一个
爱的艺术读后感12篇范文版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