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实施
一、设计评价方案
二、制定评价指标
三、确立评价标准
四、制作评价量表
五、决定评价结果
下页
一、设计评价方案
解决问题
解决四大问题
(1)为什么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实施
一、设计评价方案
二、制定评价指标
三、确立评价标准
四、制作评价量表
五、决定评价结果
下页
一、设计评价方案
解决问题
解决四大问题
(1)为什么评?
(2)评什么?
(3)谁来评?
(4)怎样评?
(1)为什么评?
评定职称
选拔教师
教学研究
教学比赛
展示成果
(2)评什么?
评价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师生表现
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全面性
规范性
微观性
操作性
教学过程
结构合理
张弛有序
方法得当
重点突出
亮点闪光
师生表现
教师:
教学理念、
学科基础、
教学技能、
人格魅力、
个人特色
学生:
学习兴趣、
参与程度、
活动质量、
自主表现、
学习方式
四、制作评价量表
评价
指标
评价
标准
分值
评价等第
得分
好
较好
一般
教学
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
切合学生实际
重点难点处理适当
注意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10
10~9
8~7
6~4
教学
过程
面向全体、发展个性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20
20~17
16~14
13~8
教学
方法
灵活多样,切合实际
信息反馈及时有效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合理
20
20~17
16~14
13~8
学生
表现
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地位平等,学生主动参与,在民主的环境和充裕的时空内学生积极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20
20~17
16~14
13~8
教师
素养
教态亲切大方、语言严谨生动、
板书工整简练、应变调控有效
实验操作规范、演示效果良好
20
20~17
16~14
13~8
教学
效果
教学目标达成
学生普遍欢迎
10
10~9
8~7
6~4
教学
特色
有风格、有创意,效果显著
(加)5
综合评价
评委(签名):
总 分
说明:
好(100~84)
较好(85~70)
一般(69~40)
等第:
五、作出评价结论
(1)个人评分
(2)集体合议
(3)修定评分
(4)计算排序
(5)领导审核
(6)反馈结果
第二、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新发展
1、教育理论新动态
2、课堂教学新趋势
3、实施程序新变化
1、教育理论新动态
(1)多元智力论
(2)建构主义
(3)后现代主义
(1)多元智力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
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他从
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类智力的成分,
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分为7种,
每种智力都涉及不同的领域内容和符号系
统。这些智力成分包括语文智力、数理逻辑
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
交智力、自省智力等。
(2)建构主义
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学习者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
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
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
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使原有认知结构发
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情境”、“协作”、“会
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
四大属性。
(3)后现代主义
美国杜克大学的弗·杰姆逊教授,在北大开
的专题课《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传播
这一理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以“建设性”为
主要特征,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人们
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容纳“他人”、尊重”
他人”的美德,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倡导对
世界的关爱,对过去和未来的关心,提倡对
世界采取家园式的态度,
2、课堂教学新趋势
(1)以学生发展为本
(2)转变学习方式
(3)与信息技术整合
(1)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加强学习选择性
倡导教学民主性
,
(2)转变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3)与信息技术整合
DIS实验
多媒体教学软件
信息共享
网上交流
3、评价过程的新变化
(1)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主体
(3)评价形式
(1)更新评价指标
见表格
(2)自评与他评
说课
后记
交流
评课
(3)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