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测试 5 1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伊藤博文认为, 日本是个岛国, 自古以来都进行文化输入, 具有模仿他国文化的悠久传统, 因此比较不会抗拒外国事物。实际上, 早在幕府末年, 日本南方诸藩就已经引进西洋近代军事科技,这是明治维新后引进大量西方文化的基础。反观中国人, 传统文化包袱太沉重, 长期以来尊崇儒家思想, 已养成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不但不容易接受近代西洋文化,复古的意识还格外强烈。谈到中国, 伊藤博文不禁摇头兴叹。他对两国的维新运动作了比较并分析说:“尽管两国都进行改革, 但在接受西洋文化的态度上, 却有很大不同。由于接受态度不同, 两国的维新自强无论在效率和深度方面都不一样。在列强进逼威胁下, 日本举国上下都体现出强烈的危机意识,对全盘西化全力支持。相反,中国人并没有从鸦片战争中吸取教训,到 19 世纪末仍然鄙视西方科学文化。以洋务运动来说, 追求的也只是表面的船坚炮利, 根本不敢碰及思想改造。纵是如此, 运动在朝野还是遇到阻力。不少士大夫就以中国是“天朝上国”为由,指洋务运动支持者为汉奸, 甚至顽固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的地步。可想而知,改革往往浅尝辄止,似新实旧。——据《联合早报》网整理(1 )根据材料归纳,在学习西方方面,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9 分) (2 )两个运动的近代化改革的局限性对各自国家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6 分) 2(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占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而集、乡邑聚为县, 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史记· 商君列传》)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故今更废藩为县, 务除冗就简, 去有名无实之弊, 无政令多歧之忧。汝等群臣须体察朕意! ——明治四年七月十四日《废藩置县诏书》涩泽荣一( 1840 ~ 1931 年) 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出“以《论语》经商”、“把算盘的基础置于《论语》之上”,即所谓“《论语》算盘说”。对此,有人以“君子言义不言利”来加以质疑。涩泽荣一则引用《论语· 里仁》来回应: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 何如? 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涩泽荣一说:“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 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那么, 经营中的“仁义”到底是什么呢? 涩泽荣一认为首先要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 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 把事业经营下去。”——《论语与算盘:人生· 道德· 财富》(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者设县的相同历史作用。(4 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涩泽荣一提倡的“《论语》加算盘”。分析其观点对日本发展的积极影响。( 11 分) 3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
人教版历史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单元测试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