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做”中感悟数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做”中感悟数学,在“用”中体验数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 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做出来在“做”中感悟数学,在“用”中体验数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 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记得美国华盛 顿图书馆的墙上就贴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 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 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这些无不说明了“做”在教学中的强大作用。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更应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己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中感悟数学, 在“用”中体验数学。
如在学均分”这一课时,我以突出分实物的全过程为教学主 线,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去体验,经历,感悟“平均分”,理解“平均分”,应用“平均分”,尽 可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开始我首先出示了书中的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 6 个竹笋,应 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有的分成 1 个和 5 个,因为大熊猫吃的多,小 熊猫吃的少,有的分成 2 个和 4 个,有的分给小熊猫 6 个竹笋,大熊猫没有,因为大熊猫要 减肥……在这种争先恐后的发言中,学生们感到很快乐,很好玩,然后让同学们观察这些方 法那一种最特殊,或者说最公平,为什么,通过讨论感知到每只大熊猫分 3 个竹笋,感悟到“每 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平分的含义,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体会到什么是平均分,再组织学生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让学 生借助小棒先帮小猴分桃子。在这里孩子们给出了各种的分法,有一个一个的分,有 2 个 2 的分,有 3 个 3 个的分,有 4 个 4 个的分,同学们

在“做”中感悟数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xiangzhid56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5-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