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研究实施的基本方法
包含: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历史研究
第一节观察法(书P61)
一、含义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或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对此分析的一种方法。
论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调查目的分类
1•现状调查:幼儿发展中某些特征方面、现彖状况;
区别调查:不同类型、特点幼儿心理发展现象进行比较调查;
发展变化调查:特征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
关系调查:比较两个变量联系的性质与程度;
原因调查
(-)根据调查对彖分类
全面调查
即普查,对符合课题要求的全部对象(即总体)进行调查,能全面地反应总体本身的情况,可靠性强。
在时间、人力、物力上的耗费很人,通常在小范I制内展开。
典型调查
从总体中选择个别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比较深入、全面,可以细致地剖析对象,同时也比较省时省力。
受调查者主观意志的左右,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抽样调查
注意样本的代表性问题
三、调查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问卷法
是研究者把要调查研究的主体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单的°。。
1、形式:
(1)开放式问卷
[适合于说不清楚或难以预料回答结果的研究]
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让被试自由回答。(不受限制,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简单、真实、易于定性分析)
(2)封闭式问卷
[可量化,便于统计、省时省力,但缺乏灵活性、指导性、深入性]
不仅列出问题,提出可选择的答案•简单易行,省时省力,便于统计分析;但缺乏灵活性。
(3)混合型
2、问卷的编制
(1)一般结构
标题、前沿、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主要组成部分)和结束六个部分。
简洁明了用词恰当,便于理解
(2)问题的确定
明确问题所包含的变量,一般有3种方式:
理论推导方式:从一个或若干个概念入手,找出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明确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因素分析方式:将实际中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抽出主要因素,每一种因素代表一个特质,依次编制问卷;
经验标准方式:研究者用一个问卷在不同类型的被试组中测试,每一组被试可能在某一方面为人家公认与别组被试不同,然后通过被试回答,研究者将那些把不同被试组区别开來的项目保留下来,用他们制作成问卷。
3、选择问题排列的方式:按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的内容顺序排列,避免被调查对彖产生不安情绪。
4、回答方式的制定
(1)不定答案型;又称开放型、自由答题式
(2)定答案性:[选择式、是否式、编序式、等级式、数量式。]
5、注意事项:
(1)问卷要适合研究主题的需要,切合主题;
(2)清楚;
(3)—个题目中只包含一个问题;
(4)防止使用多重否定。
6、问卷回收率的影响因素
(1)小费;
(2)吸引力、专业化(问卷);
(3)适当的时间暗示。
7、关于幼儿使用问卷
8、优缺点:
优点:简单易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人量信息,便于定量分析;局限: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访谈法()
面对面的接触做有目的谈话和询问的一种活动。
1、访谈法类型
(1)就结构控制程度而言,可分为结构型、无结构型和半结构性。
结构型:爭先设计,具有固定结构的问题;
优点: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材料
缺点:较刻板、受访者会感到被动勉强,有时不大愿说心里话
无结构型: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较轻松,可靠信息,费时费力、易离题);
半结构型:对访谈结构具有一定限制作用,但同时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
(2)根据受访者人数,可分成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个别访谈:一对一,可对问题进行较深入的交流;
集体访谈:一到三名访谈者,6~10名参与者组成。
(3)按访谈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和多次性访谈
一次性访谈:内容极简单,主要以收集事实性信息为主;
多次性访谈:用于追踪调查,或深入探究问题。
2、如何进行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如访谈时间、地点、访谈次数、长度、是否录音)
(1)设计访谈提纲;
粗线条,列出主要问题和应覆盖的内容范I韦I;
(2)与受访者协商相关爭宜
以对方的方便为主,以使对方轻松,感觉安全,可自如表现自己:
地点应僻静,避免过多的人员来往和噪音干扰;
[另外,还应就访谈的次数和时间长短与对方进行磋商。]
3、访谈中的提问
重要原则:尽可能自然地结合受访者当时的情形开始访谈
(1)访谈问题类型
按问题的语句结构可分成开放型和封闭型问题
开放型:在语句上具有开放的结构,在内容上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受访者作出多种回答的问题。(什么、如何、为什么);
封闭型:在语句结构上对回答方式和内容均有严格限制,其回答
学前教育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