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职生资助政策想起…… 06年5月 13日,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全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从 2007 年秋季起, 中职生也可享受每年 1500 元的国家助学金,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有人说:如果命运关上了你的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回首昨天, 在那个炎热的夏季,我和天气一样焦躁不安, 桌子上放着一份志愿栏, 你可以填写很多志愿, 但摆在我面前的却只有两条路: 一是“上高中”, 二就是选择“职校”。此时的我就象是正在给物件做称量工作, 只见天平的一端称着标有“高中”字样的物件, 它的另一端称着标有“职校”字样的物件。而我的称量任务就是必须让它们保持平衡。可我要怎么称量呢?怎样才能让它们平衡呢?我陷入了冥思。我知道我的成绩上高中,接着上大学,就象是一件费时有费力的工程, 且前途茫然;但上职高也需一笔不少的钱,对家里也是一个负担。我犹豫不决。“还是去职校学一门专业吧,这样好歹有个文凭,将来找工作也省心一点。”妈妈的一席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或许大人的话永远都是明智的。按我这个不高不低的分数, 与其不着边际地摸索, 还不如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得更轻松,更实际一点。“嗯,就这样决定了。”我轻轻吁了一口气,放下了心中的那杆秤。于是,笔在我手中呈现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今天的我, 已经迈入了职校的大门。令我感到幸运的是, 刚来职校报到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国务院对中职生实施的资助政策。也许比起同龄人,我的人生的字典里早早就写满了生活的沉重; 但我又是幸福的,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刻, 党和国家没有忘我, 慷慨的资助了我。在我心中, 国家的资助政策是春天的雨, 正当我们干涸时, 是您们滋润了我们心田; 国家的资助政策是夏天的风, 正当我们酷热时, 是您们送来了阵阵清凉; 国家的资助政策是秋天的菊, 正当我们狐独时,是您们送来了缕缕清香;国家的资助政策是冬日的火, 正当我们寒冷时,是您们送来了人间温暖。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香牛村自然条件极差, 十年九旱,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村民们认准“上大学”一条路,砸锅卖铁供子女读书,近十年来,已先后走出 69 名大学生。因此, 还被誉为“状元村”。然而, 在大学生辈出的风光背后, 很多家庭都被孩子们的学费折腾得债台高筑, 苦不堪言。但与绝大部分村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村一个名叫文声雷的农民,他没有让儿女们上大学, 而是让他们初中毕业直接读职校。如今, 文声雷一家仅靠两个儿女打工,一年的纯收入就高达 15 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劝说村民, 让自己的子女选择职校。是啊, 或许文声雷的行为有点狭隘, 只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 但这何尝不是一个农民最朴实的想法呢?上大学固然是好, 但也要切合实际。对于贫困的家庭, 与其背负昂贵的大学学费, 倒不如送子女读职校, 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现在国务院对中职生实行了资助政策, 由国家做他们强有力的后盾, 我想, 文声雷会更加坚持心中的想法。不仅是他, 还有其他的村民, 也会改变让子女读大学的这种陈旧的世界观。如今, 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随着的提高, 专业性人才已经成了国家紧缺人才, 不是吗?大学教育已
从中职生资助政策想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