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几点感悟
刘 欢 摘 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近些年来,我们在抛弃一些愚腐的传统礼仪的同时,新的更适合当今社会的礼仪习惯还没有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社会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几点感悟
刘 欢 摘 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近些年来,我们在抛弃一些愚腐的传统礼仪的同时,新的更适合当今社会的礼仪习惯还没有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文章作者阐述了对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 礼仪教学 模拟实训 可操作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缺乏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针对这一现象很多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如:“创文明校风”等。在活动开展时学生似乎受到了一些教育,但一结束还是恢复原状。为何礼仪教育在学生思想行为中会昙花一现,而没有实质的改变呢?我觉得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礼仪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是学生言行的引导和示范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的赞誉,“为人师表”则是对教师的要求。如今有些教师为人师表的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时常不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教室对着学生大声叫骂。穿着怪异花俏,头发更是新潮,张口闭口“哇塞”“噢靠”等,试问这样的老师能让礼仪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吗?据了解现在小学一年级就有女生带口红到学校,课间时就拿出来涂抹嘴唇,问其为什么这样做?回答:很漂亮,我们某某老师天天擦口红,样子很美。由此可见,教师的仪表、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多大影响。
(二)不少家长认为礼仪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某公共场合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见客人,当家长要孩子向客人问好时,孩子由于怯生不敢说话,这位家长很不高兴地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没用,老师难道没教你要懂礼貌。”当时我就觉得可笑,教孩子懂礼貌家长也有义务,为什么就一定是老师的职责呢?现在有不少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师就得全包,不但要教给孩子的知识,而且要教会孩子做人。
(三)教师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削弱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由于礼仪课一般设为公共课,本来听课的学生就很少,而教师往往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法一般是缺乏互动性的“填鸭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精神懈怠,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较差。
。
礼仪课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另一方面需要技能的训练。如果教师仅仅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一些定论,让学生循规蹈矩地被动接受知识,则显然不能与这门学科的特点相适应。而就目前来看,在许多学校的礼仪课上,教师仍拘泥于单纯的理论讲授,忽视实践训练,使学生为学理论而学理论,结果是只懂理论,
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的几点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