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刖5
班组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在企业基础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另外, 班组作为企业中的最小组织单元,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所涉及的事 务较多的准备。
投入前检查不合格
将不良情况、不良比例、货源号报给工艺员,由工艺员组织试流。 试流合格,则投入生产;不合格,则首先隔离不合格品,再由物料员 提供其它货源号零件,若没有其它货源号的零件则准备换线转产。
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 问题
隔离不良品,将不良情况、不良比例、货源号报给工艺员,由物料员 提供其它货源号零件,若没有其它货源号的零件则准备换线转产。
(四)其它异常情况
异常情况
处理方法或对策
影响 生产 进度
换线转产
具体见本章第四部分“换线转产”。
影响 产品 质量
工序失控出现质量 问题
一方面确认是设备、工装、零件质量等问题后,找相应的人 员解决;另一方面隔离可疑产品,根据工艺给的返修路线进行返 修。
内抽、交收出现电 气不良、外观不良、 泄露等
确定返工路线,准备好仪器和场地后,组织人员返工。返工 结束后核对数量准确并做好记录,最后通知检验员复检。
出厂、库房返修品 出现电气不良、外 观不良、泄露等
将不良品拉回车间,落实人员、仪器、场地后,根据出厂(库 房)返修传递表上的返修路线及要求进行返修。最后核对数量准 确无误并做好记录后,通知人员将产品送至库房或出厂。
安全 事故
发生火灾事故
处理办法可参见工作性文件中的“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发生台风事故
具体参见工作性文件中“防台风安全管理规定二
第三章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管理
一、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管理原则
各负其责、全员参与、加强组织、强化管理。
二、班组长应负的职责
1、班组长应负责本班组内设备的一、二级保养工作安排;计量器具的定期 送检;工装的定时清理及日常维护等工作。
2、班组长应亲自负责本班组员工对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的使用和管理的 培训指导和考核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三、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管理内容
1、所有设备、测量仪器、工装均需要有资产编号,完好状态及点检标识等。
2、设备需按要求进行润滑管理。
3、每天上班工作前所在班组的管理人员应对所有的设备、测量仪器、工装 进行初步检查(如有无及时点检、润滑、保养、维护、卫生清扫、配件更换、 运行状况等)。
4、每天上班后30分钟内对设备、测量仪器等记录的审检、签字。
5、在生产过程中应利用巡线时间对所使用的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的使用 摆放位置以及稳定性进行认知确认(可以通过看、问、听、做等方式来认知)。
6、当出现故障时,处理方式参见第二章“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中“设 备、仪器、工装方面异常情况”。
7、班组长在每天休息时(或下班后)应对全线的设备、测量仪器、工装进 行全面检查,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检查内容如:电、气源有无及时关闭,清
扫工作有无到位彻底、故障有无修复、多余配件有无集中保管等)。
8、班组长应定期(一个月一次)对使用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的人员进行 操作技能、维护保养、安全、点检等方面的培训座谈。
四、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管理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设备及测量仪器的贵重情况进行专人使用管理。
2、必须定期点检、润滑、保养、维护、清扫及送检。
3、重要备品配件必须由班组长本人亲自保管。
4、对设备、测量仪器、工装的管理必须符合质量体系文件及公司管理制度 的要求。
5、应随时主动深入工作现场,了解其使用状况,异常时及时处理解决。
第10页第四章“5S”管理
“5S”管理是现场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5S”管理的好坏是评价班组长管 理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一种催化剂,所以
“5S” 管理是一项看似平凡但不简单的工作。要做好“5S”管理,就必须加强组织和 管理,发挥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持续推进的方式。
一、“5S”活动的含义
1、整理。即把紊乱的东西收拾起来,分出哪些物品不用,哪些物品要用, 要用的留下,不用的清理掉。
2、整顿。即把留下的物品依照规定的合理位置放置,并明确标示。一般来 讲,应根据物品使用频度情况,尽量把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可随手拿到的地方。
3、清扫。即定时把工作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4、清洁。即维持上述成果,使现场整洁、无污垢。
5、素养。即每位成员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规则做事。文明的员工是“5S” 管理的根本保证。
二、“5S”管理的前期准备
1、据各班组人员状况,卫生区域面积大小,提前分配安排对应区域卫生负 责人,实行定点、定人负责制。
2、每月定期更换打扫用的抹布(白色无尘布擦工位、
921期 班组长工作必备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