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元宵节篇一: 在台湾过元宵节作者:原野暗香来源: 《闽南风》 2010 年第 05期多年前, 大姐嫁到了台湾, 于是, 我有了几次在台湾过元宵节的机会。台湾的元宵节丰富多彩, 除了赏花灯, 猜灯谜外, 最有特色的, 莫过于台北的“北天灯”、台南的“南蜂炮”、以及台东的“炸寒单爷”了。所谓的“天灯”其实就是孔明灯, 传说是诸葛亮发明来作信号用的。也有人说“天灯”的外形和画像中孔明的帽子很相似, 所以得此名字。近几年的元宵节, 台北放“天灯”的活动一年比一年精彩。而那朵朵的天灯飘散在空中, 发出斑斓的色彩, 场面很是壮观。随着活动的越来越热闹, 人们把“天灯”做得越来越大, 七彩的灯上不但绘有各种美丽的图案, 还经常写着放灯者的姓名, 在台湾当地,有“放得越高,( 事业) 做得越旺”的说法。在台湾过元宵节, 每年, 台南盐水的“南蜂炮”更是一道亮丽的景色。元宵节这天, 台南盐水镇的人民群众却是不点花灯, 他们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燃放“蜂炮”上。曾有一年的元宵节, 我和大姐来到台南看放“蜂炮”, 看到“蜂炮”由数万只冲天炮制作而成, 而每一个冲天炮的炮芯都连接在一起, 只要点燃其中一个冲天炮, 就会带动边上其他冲天炮的轰炸, 霎时间, 多个冲天炮连续射出, 那声音震耳欲聋, 响彻上空。因为万炮齐发的景观有如蜂群倾巢而出,“南蜂炮”因此而得名。我看到, 放蜂炮的时候, 边上围着很多观看的人们, 他们穿着厚厚的衣服, 头上戴着头盔进行观看。据说, 每年的燃放“蜂炮”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平安无事的象征呢。台湾的元宵节, 台东的“炸寒单爷”的民俗更是不能错过。“寒单爷”也叫武财神, 相传“寒单爷”生性怕冷, 于是, 在他出来的时候, 人们以火炮为他驱除寒冷。那次, 我和姐姐他们也去观看“炸寒单爷”, 我们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等候着, 过了一会, 不知谁说了一声“寒单爷”来了, 远远的, 只见有几个人抬着一只椅子, 而椅子的上面站着一个人, 站在上面的就是“寒单爷”了。我仔细观看, 只见“寒单爷”赤裸着上身, 下身则穿着一条红色短裤, 一条围巾把一张脸捂得严严实实的, 头上还绑着一条头巾。“寒单爷”所到之处,鞭炮齐鸣, 人们纷纷往“寒单爷”身上扔鲜花、水果、以及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 抬着“寒单爷”的人纷纷用扫把挡住头部, 以抵挡鞭炮的轰炸。而观看的人们, 个个脸上写满了微笑。台湾的元宵节, 把传统节日过得多姿多彩, 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篇二:台湾民俗风情台湾民俗风情台湾民俗风情大多保留着闽粤古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节日与其他地方相似,如春节有走亲访友的拜年习俗; 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其中,台湾民俗中最知名的景观为台南盐水镇的" 蜂炮" 、平溪十分村的" 放天灯" 和澎湖的" 乞龟" 等。台南盐水镇在元宵节最知名的是燃放" 蜂炮" ,即由数万只冲天炮制作而成的鞭炮,所有冲天炮的炮芯连结在一起,一炮点燃,万炮连响,火花四射,声光齐作,震耳欲聋,蔚为壮观。" 蜂炮" 已经成为台湾一个旅游景点节目。放天灯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部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也就是平常我们所熟知的" 孔明灯" 。相传在台湾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其早期是互报平安的讯号,现在已成为一种娱乐与祈福的活动。澎湖元宵节的" 乞龟" 习俗有趣神秘。每年元宵节一到,澎湖大小庙宇的供桌上,摆放各种各样的" 龟" , 有糖和糯米粉捏塑的" 祈求平安" 的" 芳片龟" ; 有用线面制成的含有" 长寿" 之意的" 面线龟" ; 有以面粉与鸡蛋等原料制成的" 鸡蛋糕龟" ; 有用黄金打制而成的" 金龟" 等。民众纷纷前来祭拜, " 乞龟" ,即通过祈寿获得神灵的默许后, " 乞龟" 人索得所乞之" 龟" ,以求得神灵保佑与恩赐。台湾民俗风情:民族语言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 据截至 199 8年8 月的统计, 已达 2181 万多人,加金门、马祖的人口,总数为 2186 万多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平均每平方公里 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 1 万人。人口密度超过了广东、四川等省份。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 全岛人口多集中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一
台湾元宵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