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
一年前,后宫剧《甄娘传》上演权力之争,让此部大戏看点十 足。近日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抢到发言机会, 用“后宫”之比直指高校体系等级森严:39所“985高校”、112所
“211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
一年前,后宫剧《甄娘传》上演权力之争,让此部大戏看点十 足。近日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抢到发言机会, 用“后宫”之比直指高校体系等级森严:39所“985高校”、112所
“211高校”、41所省部共建高校,“有些是‘娘娘级‘学校,有的 是‘贵妃级‘学校,还有的只是‘答应‘,还有‘常在‘。"不同高 校的待遇落差再引发热议。
其实,近年来有关“高校要不要三六九等”的讨论一直广受关 注,2010年被称为“暨大一号博士”的丘进曾以“ 10倍经费说”, 引爆高教不平等的重磅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为“没 会开”而发愁:“到贵州大学两年了,教育部的会我一次都没权利参 加,我的声音都传不到那儿去。”止匕外,非“ 211” “985”学历不聘 的入职高门槛,又将很多人才拒于门外……
为何同样是国家举办的高等院校,差别会如此之大?究竟是什 么制造了这样的差距?其实,教育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也并非要“同 步富裕”,而是要建立起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市场竞争机制的高校管 理体制,简政放权,减少干预,把高校资源真正盘活,各有特色地实 现“共同富裕”。但倘若一味将高校三六九等标签化,过度与权力、 经费、项目等挂钩,必然导致“越穷的学校越穷,越富的学校越富”。
回顾高校发展历程,等级评定初始于1954年“全国性重点大学”
的出现,当年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哈工大等在内的 6所学校一起 荣耀地被挂上了 “重点大学”的徽章。而在此之前,各高校有“国立”
“省立”之类的前缀,却没有“重点” “非重点”之分。自此之后, 包括“211” “985” “2011”等提速前进的“工程”步伐,无形间筑 起了中国高校的“金字塔”。客观地评价,这种高等教育领域里的等 级分化,确实可以培养出一小部分高素质的人才, 但挫伤的却是大多 数学生改变命运、追求梦想的机会,综合效益又如何呢?
不过,教育部也并非刻意去创造等级、招致骂声,毕竟没有人
高校是“贵妃”还是“常在”谁说了算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