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学科数学学段中年级段年级三年级相关领域空间与图形教材书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 年6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传统的小学几何教学侧重于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而这些内容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无论在学习素材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面积”的编排,与传统教学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面积单位的教学,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学生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的教学。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 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二是进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 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的策略; 三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 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 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二、学生分析对于面积的知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通过访谈了解到有的学生通过看书对面积已有所了解, 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但即使学生已经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面积的含义.( 访谈中在说说什么是面积时:5人基本都谈到了关于物体表面大小问题,但没有 1人说道有关封闭图形的大小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图形的大小比物体表面大小相对抽象。在教学中还是尽量通过多种感官参加数学活动,使学生建立有关面积的正确表象,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 (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理解面积概念。教学难点: 用合适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创设情景,引出探索问题物体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对比中选择合适单位巩固练习,加深面积及面积单位的理解小结收获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面积”逐层深入,理解面积意义建立模型认识面积单位认识“面”动手操作,统一比较面积的方法初步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准确认识
面积及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