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治疗痤疮经验
归纳:痤疮又名粉刺,青春豆。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见于青春期的男女。
临床表现:初汤。
躁狂症:可合桃仁承气汤。
3.
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伴有失眠症状也可使
用本方。(神经症患者最常有的伴有症状:消化道症状,性功能障碍)
4.
本方体质要求:柴胡体质。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彩。肌肉坚紧。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敏感。四肢多冷。情绪波动较大。食欲受情绪影响。多睡眠障碍及噩梦。女姓月经周期不准,月经来时多胸闷乳胀。
5.加减:
.大黄用酒制大黄,5g以下。②加甘草。合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蠃瘦者。
③加桃仁、芒硝、甘草。合桃核承气汤。——少腹疼痛、烦燥、便秘者。④加川芎、枣仁、甘草、知母。合酸枣仁汤。
⑤加黄连。合三黄解毒汤——烦躁而心下痞者。
方三:酸枣仁汤
1.本方是古代的安眠药。“虚劳、虚烦不得眠”,当伴存心悸汗出等症。
2.本方多用于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忧虑、抑郁等。
3.体质:
①身体消瘦、枯竭,指甲、唇口苍白,容易疲劳,出现中医所说的“肝血虚”征象。
②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⑶患者平时易烦恼,心情紧张,不易放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精神恍然。
4.本目标对体质,是经过调节整体功能达到改进睡眠的状态,即治失眠也治多
寐。
5.本方酸枣仁量要大,大于30G。捣碎最好。
6.合方:
①温胆汤:多梦,惊悸,眩晕者
②半夏厚朴汤:腹胀,咽喉异物感。
③柴胡加龙牡汤:胸闷、心悸,乏力。
方四:甘麦大枣汤
1.
古代镇静剂。主妇人脏燥。患者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现代应用于癔症、神经衰
弱症,抑郁症,忧虑症,癫痫,精神分裂症。
2.
本方可用于小儿夜啼症,小儿夜惊症,小儿多动症等。
3.
体质:体瘦,面色黄,腹直肌拘急,舌淡红。
4.
甘草重用,可用6-30G;小麦也要重用,30-100G
,并嘱平时服用面制品,
也可用麦芽代替。
5.
剂型:
①药枣:多用大枣,煮熟后去甘草、小麦。
②药羹:加百合,莲子等;
6.本方单用不多,多合温胆汤、半夏厚朴汤,酸枣仁汤合用。
方五:四逆散
1.本方为解郁方。传统表述:①四逆。②胸腹症状: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2.本方治由于心理压力大概使失眠。多见于肠易激综合症,抑郁症,神经症,更
年期综合症等。
⑴疲劳,情绪低落,抑郁或忧虑
②对环境过敏,一般为怕风,受凉容易关节疼,头晕,感冒,腹痛,腹泻等。
③消化道症状:腹胀痛,便秘或腹泻交作,
黄煌教授治疗痤疮经验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