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筑环境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筑环境学论文
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研究
建环1301班 张梦迪
201301401
rban heat island effect  climate change  
human activity causes and measures
。如果再加上空凋排热等其他的人为热,市区与郊区人为热的差异更大。都市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热岛效应就越明显。另一方面,城市人为热排放的同时,也大量排放煤灰、粉尘及各种污染气体。其中较多的是CO、N0、H0、CH 、CFC等温室气体。这些污染物善于吸收长波辐射能,尤以CO2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更强。且城市上空的污染物层如同保温层一样包围在城市上空,有效阻止长波辐射的逸出,增加大气逆辐射。使热岛效应在夜间尤为突出。可以说,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进程的副产物。
3、城市规模、形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内建筑的密度和高度都在不断增加。大量的高层建筑减低了风速,增加了热量水平交换难度。城市建筑密度越大,热岛强度愈大。建筑物高度对地表温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高大建筑物的巨大阴影可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每一个表面都能吸收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且高大建筑物有效阻止了太阳热辐射的逸出。研究者通过对城市表层气温的空间分区特点分析了热岛效应的成因,认为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各个区域不同的建筑结构,几何结构和建筑材料所引起。城市中温度最高的区域往往与最深的城市街谷相对应,即通常分布在市中心。如果街道走向设计或几何形状不合理,则密不通风,风速小,热量不易散发,温室气体也难于迅速扩散,导致局部气温过高。即使是1 000人的小城镇也能在长时间温度记录中观测到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
4、其他因素
热岛效应的成因非常复杂,影响热岛强度的因子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城市本身的内部原因以外,还需要外部的气象条件配合。如气压场必须稳定、气压梯度小、静风或微风、天气晴朗少云或无云、大气层结构稳定、无自动对流上升运动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静风天气,近地面热量不易散发,进一步加剧了热岛效应。
三、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
在“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人类有许多疾病就是在“热岛效应”下引发的。
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度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度,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在“热岛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每个地方的温度并不一样,而是呈现出一个个闭合的高温中心。在这些高温区内,空气密度小,气压低,容易产生气旋式上升气流,使得周围各种废气和化学有害气体不断对高温区进行补充。在这

建筑环境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儒林
  • 文件大小3 MB
  • 时间2022-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