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感与类型化:关于动态市场化的故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史感与类型化:关于动态市场化的故事
罗 跃 摘要: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史的独特性是十分有趣的。文章以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为窗口,试图捕捉历史感与类型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寻找二者之间的权衡统一,借此予以反思。
要求相统一的。而19世纪史学大师兰克则不同,他采用“外证”与“内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史料进行辨伪,提倡“史料即史学”,可见其对“个别历史事实”是十分重视的。兰克的史料批判法是建立在对“人性中的可能”的假设之上的,相对于经济学“人性不变”的假设,理应更客观、更有历史感,但有趣的是,这里两者都不缺乏历史感。希克斯虽然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出发研究经济史,却绝非要刻意回归这个假设而反推出一个符合经济理论的经济史。他清楚地知道“他的模式中的‘行动者’(如果这些模式实际上是有用的)至少应该具有现实人的一种特征……但是当我们发现与模型相异时,模型将启示我们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它是一个好模型,这个‘为什么?’(至少有时)会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在坚持“理性人”为出发点的同时最终并未放弃“人性中的可能”,希克斯认为在这一点上自己与马克思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希克斯试图在一个自己划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使经济学理论模型普遍化(非泛化),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有赖于对经济史的类型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将其研究对象类型化并使之不断改进的过程。在方法论上,类型化具有双重意义,它即是理论形成前资料整理的必经阶段,又是以“理想类型”或“规范”的形式表达为某一理论思维过程的最终成果。在马克思?韦伯那里,“理想类型”是个人的“思想图像”,是经过“类型化”了的一种思想表达。希克斯首先将他的“经济史”类型化为“动态的市场化过程”的“理想类型”。在建构了“大类型”后又具体细分为几个包含于“一个单一的过程――具有一个可以认识的趋势(至少到目前为止)的过程”之中的“小类型”(见图1)。

这些“类型”是高度抽象且相对独立、分散和静止的,希克斯把“商人、商业、市场专门化”和“自由放任与集中干涉的相互作用”贯穿其中,在“类型”之间的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类型”变得相互关联,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一个“动态的市场化”的“图像”。希克斯十分重视动态的历史分析,特别体现在“类型”转化的过程,他认为:“商人和商业的专门化”和“公共品的保护”在前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发挥作用;“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促进城邦经济向贸易中心经济的转变;“市场渗透”使贸易中心经济最终走向现代市场经济(见图2)。

类型化的动态市场的逻辑在此已清楚显现。可以看出,简洁的类型化分析造就了较高的形式化程度,增强了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这或许就是经济史与其他历史的不同之处:经济史为经济学提供理论检验的平台。然而,应该看到,越是纯粹、概括和完美的类型化范式,就越缺乏历史感,这对于经济史同样是危险的――它变得和经济学一样了。希克斯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我们正在寻找的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所以不必适用于全部事实;我们应当乐于承认例外,不过应当设法说明这些例外。”而“这些例外”包括“有些社会在成为交换经济之后倒退回去,而在倒退以后又将这同一的故事从头经历一次。有一些欠发展的国家只是在最近期间才经

历史感与类型化:关于动态市场化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