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德国空间开发的阅历及启示
应借鉴德国的经历,国家一级的规划重在大政方针、跨区域问题,而地方规划要分级,详细,有约束力,并加强
城市规划:德国空间开发的阅历及启示
应借鉴德国的经历,国家一级的规划重在大政方针、跨区域问题,而地方规划要分级,详细,有约束力,并加强立法,加强公众参加,使规划真正指导建立实践 德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宗旨是谋求地区的均衡开展,促进全国和各地区的开发、建立、爱护;协调社会经济目标与生态功能目标,在大范围内保持地区的均衡且可持续开展;在全国供应同等的生活环境。 德国空间开发格局的主要特点 德国共有大中小城市500多个,其中绝大局部为中小城市,人口在2—20万人的城市约占城市总数的70%多,表现为中小城镇为主的高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达95%以上。 在欧洲,德方公里,但各地的差异性很大,成片或单独的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有的空间相区分,大体形成三种空间类型。 中心空间由突出的几个较大的亲密关联的城市化区域构成,如汉堡、柏林、莱茵——鲁尔、莱茵——美茵河、斯图加特和慕尼黑等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类型空间平均人口密度1010人/平方公里,以11%的领土面积聚集了49%和57%的人口和从业人员,就业岗位增加,反映聚集优势对企业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边缘空间人口密度低于101人/平方公里,远离大的中心区域,遍布全国各地,约占据土的60%和总人口的25%,能够比拟便利地与中心地区连接。 二者之间的就是过渡空间,占总领土的30%和人口的25%以上,平均人口密度200人/平方公里。 由于采纳大分散小集中式的开发模式,%〔指除森林、河流、耕地之外的运用面积与总国土面积之比〕,对自然环境的爱护特别重视和有效。 德国空间规划的编制及其层级 德国的国土整治规划又叫空间利用规划或空间规划,还叫国土整治纲要、国土整治规划、区域规划等多种名称。 空间规划被看作是一种使高度工业化社会对空间不断增长的要求与实际存在的空间尽可能好地协调相同的尝式,主要任务是依据各地区经济状况和开展趁机进展分类,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采纳不同的政策措施。 德国的空间规划具有很典型的高度地方自治型特征,分为联邦、州、区域和地方4级规划,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规划体系。 联邦政府负责确定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根本原那么和大政方针,制定规划的总体框架,由交通——建筑和住房部与各州〔通过州空间规划部长联席会议〕定期共
城市规划:德国空间开发的阅历及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