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郑板桥的“吃亏与占便宜”.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郑板桥的“吃亏与占便宜”
郑板桥有一幅非常出名的座右铭,叫做“难得糊涂”,这成了郑板桥的名片。无论是有关郑板桥的书籍也好,陈列也好,没有不把这四个字摆在前面的。与“难得糊涂”齐名的,是郑板桥写的另外四个字:“吃亏是福”。不管是“难得糊郑板桥的“吃亏与占便宜”
郑板桥有一幅非常出名的座右铭,叫做“难得糊涂”,这成了郑板桥的名片。无论是有关郑板桥的书籍也好,陈列也好,没有不把这四个字摆在前面的。与“难得糊涂”齐名的,是郑板桥写的另外四个字:“吃亏是福”。不管是“难得糊涂”,还是“吃亏是福”,都是郑板桥所有拓片纪念品中卖得最好的。
“难得糊涂”四个字最能体现郑板桥六分半书的风格,仿佛有四个人站在那里,看上去有点站立不稳,喝多了的样子,该是糊涂罢;但仔细一瞅,哪个字也不错,挺耐端详,仿佛聪明藏在里面。那么是聪明人装糊涂呢?还是糊涂人装聪明呢?谁也说不清楚。
说不清楚就对了,郑板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最有趣的是郑板桥写的跋语: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一点也不难理解。但是真要理解,也难。什么是聪明?什么又是糊涂?聪明就是脑袋瓜子好使吗?糊涂就是算不明白账目吗?要是这么简单,郑板桥大约就不会写这些字了。再比如,用郑板桥写的这个横幅来衡量郑板桥自己,郑板桥是聪明呢?还是糊涂呢?他既然是聪明,为什么说糊涂比聪明更难呢?说一个具体的事例,更好理解。
清代有个叫曾衍东的人,写了一本叫《小豆棚》的书,书里面记载了郑板桥的许多逸事。其中有一则说,郑板桥有一次到济南公干,相关的官员在趵突泉宴请他。文人相聚,难免要作个诗什么的,以助雅兴。趵突泉又是名胜,当然会以泉水为题。别人写的什么,没有记载,大约总是一些官样文章,陈词滥调而已;郑板桥作的诗是这样写的:
原原有本岂徒然,
静里观澜感逝川,
流到海边混是卤,
更有谁人识清泉?
郑板桥说的意思是,河里的潺潺流水都是有源头的,看到这源头我就有了感慨:趵突泉如此清澈见底,流到海边,与混浊的卤水混在一起后,谁还分得清哪是清泉,哪是卤水呢?
郑板桥这样说,是以物喻人。也好理解,他本来一身清气,现在混到官场里面,在外人看来与庸官俗吏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诗写得又好又快,这样一看,郑板桥无疑是极聪明的。
从目前掌握的有正史资料可以佐证的史实中,郑板桥确实做了很多这种实话实说,为民请命,却因此得罪上司、妨碍了自己发展的事。比如,初到潍县为救潍县百姓,再三请求开仓放粮,到最后,仓是开了,粮也放了,百姓是得救了,但也把上司得罪了。后来以工代赈,捐资修城,为了让百姓吃上饭,不仅自己搭上银子,还得罪了潍县一些有势力有背景的乡绅富豪……
类似这样的事,郑板桥办了很多。办得越多,得罪的人也就越多,对郑板桥的仕途也影响越大,最后不但提拔不了,还成了整个山东年龄最大的县官。那么,这是聪明呢?还是糊涂呢?
站在个人利益、个人前途上来看,郑板桥办的这些事一点也不聪明,赔了夫人又折兵,是纯粹的折本买卖。但是要是从百姓的角度,或者说从良心的角度,郑板桥作为一县父母官,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不正是郑板桥这样的官应当做的吗?所以,在郑板桥看来,小算盘聪明,大事就要糊涂;大算盘聪明,小事也必然要糊涂一些。所以郑板桥才说:放一着,退一步

郑板桥的“吃亏与占便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xwwxb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