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伪装技术
孔繁清 薛军楼 杨世润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随着侦察、监视及精确制导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被誉为“陆战之王”的坦克,其战场生存能力越来越受到严峻挑战。目前,坦克伪装技术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迷彩、伪装网、烟幕等得到了广泛使全时域、全天候的程度,但是,“天网”恢恢,并非疏而不漏,任何侦察监视器材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弱点,例如,易受天候、地形影响,卫星具有规律性过顶间隙和低分辨率等不足,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并掌握侦察卫星的运动规律及弱点,就能实施有效规避。
军事家们设想,在坦克上可以安装一个规避辅助决策系统,以实施有效监控。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1台扩展的便携式微机或能力相当的其它微机。这台微机要求能和空间目标监视中心直接通讯联系,及时传递数据,以便取得最新卫星参数;还要求能和气象中心及时取得联系,以便准确掌握本地气象参数,或直接支持大气能见度测定和色温测定传感器;还需要从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地确定所在位置的地理参数。软件主要包括若干相关的数据资料库和计算模型。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就曾使用了一种类似的小型系统,从而使美军飞机安全地避开了伊军防空系统。
三、坦克的新概念武器――计算机病毒
读者要问,计算机病毒与伪装有什么关系呢?从军事伪装的原则可以看出,伪装的核心就是“隐真示假”,用计算机病毒去实现军事伪装的效果,则近乎完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在伪装所对抗的现代探测器材和精确制导武器中,其信息处理过程,几乎均有计算机处理这一环节,利用计算机病毒打入这些系统的计算机内,可以达到其它伪装手段难以达到的军事目的。比如按伪装原则设计的病毒并不破坏系统的文件也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只是对某些具体数据进行篡改,只要出现诸如将小数点移动一位,将3改写成4这样的“小”错误,就足以使火炮发射的弹丸偏离目标几十千米,导致精确制导武器失灵,雷达失控,甚至发生自相残杀的事件。这些错误平时并不出现,只是到战时某些条件下才发生,随后又恢复正常,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由此可见,利用伪装原则制造的病毒武器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其军事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四、给坦克穿上智能迷彩衣裳
智能迷彩是一套以小斑点迷彩为基础的,计算机自动图案设计、配色和实施的自动迷彩伪装系统。
小斑点迷彩是相对目前的坦克大斑点迷彩而言的。大斑点迷彩一般由一种或数种单一颜色组成,分为保护迷彩、变形迷彩和仿造迷彩三种,三种迷彩在合用中存在着明显不足,如都只适用特定的目标或环境,不能一彩多用,变形迷彩对付远处观察较好,对付近距离观察则较差。对坦克而言,其作战环境既有雪原、沙漠,又有山岳丛林;运动状态,有运动,也有静止。因此,迷彩伪装应能满足坦克的各种需求。小斑点迷彩就是按照这种思想设计而成的,它是一种多色迷彩,以各色小斑点相互渗透,但不均匀分布的方式组合,利用空间混色原理,形成的大斑点图案。这种由不同颜色的斑点所组成的大斑点,在不同距离观察时,能产生不同的伪装效果,既适用运动的坦克,也适用于静止的坦克;既能对付较近观察,又能对付较远观察。
五、给坦克撑起保护伞
如果将迷彩与伪装网的特点结合起来,就产生了这样的设想:给坦克撑上一把变形伞。
这种变形伞采用了先进的具
坦克伪装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