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3动手做看看
备课人
安金荣
备课时间
3、22
上课时间
3、30
教学内容
13动手做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漫和哄骗的意思,能正确书写“哄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课题:13动手做看看
备课人
安金荣
备课时间
3、22
上课时间
3、30
教学内容
13动手做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漫和哄骗的意思,能正确书写“哄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 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通过资料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 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 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哄骗"小朋友的良苦用心,发挥想象,把伊琳娜听 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的话写下来。
具具 <-*
课件、班班通。
学习
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探究、朗
读感悟
课前 小研究
1、 动手做做看是谁提出来的?
2、 伊琳娜为什么实验?为什么生气?后来又为何高兴了?
3、 科学家朗志万真的哄骗孩子了吗?为什么?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导人新课。
1、 出示《酸的和甜的》插图想想我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 今天我们学习的13课也是不能光听,还得动手实践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 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
想想课文的主人公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课文的主人公有谁?
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伊琳娜产 生了怀疑,在妈妈的鼓励下动手做做看,结果发现科学家的话,也不 一定都是对的。)
四、 再读课文,进一步感知。
“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小组合作,品读感悟。
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了一个什 么问题?
(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 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你怎么理解“却不是这样"?
探究: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一个小朋友说:“这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回答。
小朋友相信科学家的话一定是对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 动手实践,探索真知。
1、细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是怎么想的?怎么做
的?结果如何?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 “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时,是如何处理 的?(回家问妈妈)
妈妈怎样说的?听了妈妈的话后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你想做吗?学生动手做。
你们的实验结果和伊琳娜一样,刚刚你们为什么“哇、啊、哎 呀"?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发现了朗志万的话怎样?
(实验结果水明明是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 么这么说?是不是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能光想, 要动手做做看……)
三、品悟研讨,
13、动手做做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