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现代筑史七讲.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近现代筑史七讲
前言
李允鉌:“在现代建筑倡导‘自由平面’的时候,至少不要忘掉这是中国运用了几千年的东西”
梁思成:“中国历来用木构架作结构原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刘敦桢:“中国以木构架为结构方式,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外观。用,室内空间布置灵活
C、柱与柱之间的门窗大小自由灵活
D、建筑物构件卯榫结合,承受水平外力大(抗风、抗震)
(4)应用广泛:
宫殿、庙宇、府第、民居
古典建筑的剖面
2、穿斗式
(1)结构受力特点:用柱径细,柱距密的落地柱及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以穿枋固定,以挑枋承檩。
古典建筑的剖面
古典建筑的剖面
(2)木构架间的连接:仍使用枋连接
(3)特点:
优点——用料小、传力快、山面抗风性能好
缺点——柱子密、室内空间不够开阔
一般情况叠梁式、穿斗式结构形式混合使用
3、井干式(木屋):
主要用于森林、木产丰盛的林区
缺点——耗材量大
古典建筑的剖面
二、清式举架
1、间架:表明建筑物大小比例的名称,屋顶内部使用几根檩条就叫几架。
檩数分配图(p297)
古典建筑的剖面
2、举架
步架(步距):清式名称,梁架上檩与檩之间的水平距离 ,大式以二十二斗口;小式为檐柱径的4—5倍
举架:清式建筑屋顶坡度(曲线)的处理方法,此步升高是水平距离的十分之几(宋称为举折)
清式建筑各步举高
飞檐
檐步
下金步
中金步
上金步
脊步
五檩
三五举
五举
七举
七檩
三五举
五举
七举
九举
九檩
三五举
五举
六五举
七五举
九举
十一檩
三五举
五举
六举
六五举
七五举
九举
古典建筑的剖面
古典建筑的剖面
3、梁:是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
(1)大梁:其大小、长短常依梁上所承的檩数为准。九架梁
(2)抱头梁:小式大木中檐柱与金柱(老檐柱)间的短梁
挑尖梁:在大式带檐廊的建筑物中,有次要的短梁连接老檐柱和檐柱,不承重,只起拉接联系作用,同小式抱头梁。
挑尖随梁:在挑尖梁下,与挑尖梁平行的小梁,作用是增加檐柱 与金柱的连接,以补大梁的不足。(补图)
(3)角梁:在正面和侧面屋顶斜坡相交处,也就是垂脊处,最下一架斜置的并伸出柱子以外的木梁,叫角梁。角梁有两层,下层的在清式中叫老角梁。
古典建筑的剖面
古典建筑的剖面
古典建筑的剖面
4、檩(桁):为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1)依据清《工程做法则例》:有斗拱之大木用桁,无斗拱之大木用檩。
(2)依部位可分为:脊桁、上金桁、中金桁、下金桁、正心桁、挑檐桁等
5、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1)依部位分为:飞檐椽、檐椽、花架椽、脑椽、顶椽等
6、其他构件
1)额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2)平板枋:平置于额枋上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
3)雀替: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
的净跨距离 骑马雀替、花牙子
古典建筑的剖面
(三)古典建筑的剖面
古典建筑的剖面
三、庑殿顶——推山
庑殿顶——推山
就是将四坡顶庑殿建筑的两面屋面向外侧推出,是正脊加长,两山屋面变陡。推山之后,屋面相交形成的四条脊形成曲线。
(三)古典建筑的剖面
三、庑殿顶——推山
(三)古典建筑的剖面
四、歇山顶——收山(山柱中心线距山花板外皮1檩径)
(三)古典建筑的剖面
四、歇山顶---
收山(山柱中心线距山花板外皮1檩径)
清式规定歇山建筑山面山花板位置的法则称为“收山法”。收山法通常有以下规定:由山面正心桁中向内侧收一桁径订作山花板外皮位置。
古典建筑的剖面
五、悬山顶——挑山(向山柱外伸出5—8檩径)
硬山房稍间檩木完全包砌在山墙内,悬山建筑稍间檩木则挑出于山墙之外。
悬山檩木悬挑出挑,使屋面向两侧延伸,在山面形成出沿,防水侵蚀墙身,是悬山建筑优于硬山的地方。在挑出檩木的端头外面用厚木板挡起来,使暴露的檩木得到掩盖和保护,这块木板叫做搏风板。
古典建筑的剖面
六、各部位尺度关系
大式
小式
檐柱高
60斗口
-8/10面阔
台明
1/5柱高
3/20柱高
上出檐
21斗口
3/10柱高
下檐出
3/4上檐出
4/5上檐出
(三)营造算例—古典建筑的平面
四、面阔(开间)的大小
1、大式:以斗口为标准,(1攒斗拱=1

中国近现代筑史七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落意心
  • 文件大小6.54 MB
  • 时间2022-05-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