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民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文综期中考卷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4*35=140 分) 读甲、乙两景观示意图,完成 1--2 问题。 1. 甲地在草原内部形成斑块状沙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B.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使植物不能生存 D. 水井周围农牧业活动频繁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 乙地草原萎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沙尘暴频度减少 B. 土壤有机质增加 C .土壤盐碱度升高 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 4 处重要的国际湿地。 20 世纪 80 年代初, 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下图回答 3--4 题。 4 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海拔高, 气温低, 蒸发量小 B .地形相对低洼, 容易积水C .植被较好, 容易涵养水源 D .长江洪水泛滥, 易导致积水 4. 纳帕海 20 世纪 80 年代的状况( ) A .改变了云南省的干湿状况 B .破坏了当地农业生态, 使粮食总产量减少 C. 影响了其对长江径流的调蓄功能 D. 改变植被垂直分布, 破坏环境的整体性 5.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 回答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荒漠化、水土流失 B. 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 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 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度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 集中了全流域 90% 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 6--7 题。 6 .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水资源短缺②水土流失③植被退化④沙漠化、盐碱化⑤旱涝灾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①③⑤ 7. 该河下游弱水流段, 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 A. 雪线上升, 冰雪融化减少 B. 降水减少, 气候变干C. 植被减少, 蒸发下渗增加 D. 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读我国某地区 1982 年和 2012 年工业结构简图, 完成 8--9 题。[ 来源:学&科&网] 1982 年相比, 该地区 2012 年()。 A. 矿产资源储量减小 B. 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 已无环境污染 D. 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9. 目前, 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此, 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是()。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④大力开发水电, 并禁止煤炭开采⑤加强环境管理, 增大绿地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侧方框为右图中小方框内等高线的放大图)回答 10--11 题。 10 .对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山脉北坡 B .乙地有河流流经 C .丙地坡度最大 D .丁地位于高原 11 .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 B. 侵蚀作用对地形形成影响最大 C. 该区域内盐碱、台风灾害多发 D. 该区域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 .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下列观点与王充主张相同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阳明 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康德 C.“形有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D.“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13. 世界首家太空旅馆“银河套房”对外开张, 在游客入住期间, 每天能欣赏到 15 次日出, 并以每小时 3 万公里的速度旅行,每85 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人们能够建成“银河套房”说明() A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C .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规律是普遍的,人可以根据原有的规律创造出新的规律 14. 右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②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③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④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④→③→②→① B. ①→②→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④→③ 15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