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1
,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左传·昭公二》
1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1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6、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8、富贵不能淫,威猛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腾公天下》
19、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3、石可破也,而不行夺坚;丹可破也,而不行夺赤。——《吕氏春秋》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1、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4、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3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3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4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43、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4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47、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4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4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5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5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5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4、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55、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5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7、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5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5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6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3、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64、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6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6、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孟子》
6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行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69、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70、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7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2、与挚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73、夫人必知礼然后尊敬,尊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74、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李白
7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