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语文听唱新翻杨柳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唱新翻杨柳枝
2004年的《考试说明》已明确要赋予文言文翻译题型以更大的分值,这值得我们重视。在高考试卷中,如果说文言文阅读已经如同金字塔雄立于地球之上般站稳了脚跟,那么文言文的翻译就是它的塔尖,雄据其上而观其基础,察其结构,视其环境,原文,但仍有几处没能符合“信”的标准。如:“君数当大位”中的“当”,译文中译做“承担”,由于宾语是“职位”,这里的“当”翻译成“担任”会更妥帖。“今君性严急”中的“严”并未译出,而只能提到了表“急躁”之意的 “急”。而在“达”的标准上,也存在如下不足,“宜有以诲之”是任尚与班超商量的一句话,语气中有几分请求,可将其译成“你应该对我有所教诲”,意思是 不错的,但语气中多了几分生硬。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保证译文正确无误,更应力求风格与原文一致。如将此句译成“您应该对我有所教诲吧!”会更为妥当。译文时,也力求简捷。译文中将“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译成“都是因为犯罪而贬谪到边远地方担任防守工作”就不如直接译成 “都是因犯罪而贬谪到边远地方驻防”来得简捷。
二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004年的《考试说明》要求在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便是翻译文言文的两种方法。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近几年的高考
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均出自于史传类文章:如2000年的是《晋书 胡威传》中的段落,2001年的是有关田单的传记,2002年的《李将军列传》,2003年的《裴矩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章的写作比较平实,文字也相对浅易。这样选文就有利于考生理解原文。《考试说明》中的“以直译为主”,也就把选文界定在史传类文章中了。直译基本可以保证译文的“信”,辅之以意译,又可近乎于“达”。如《资治通鉴》等文不甚深而畅达,且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人文性的著作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文言文的翻译的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用“对应”“移接”“增补”“删节”“整合”这五个词来加以概括。“对应”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语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子,如上文中“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就可以直译成“你屡次担任中的的职位,那里是班超所能赶得上的呢!”
“移接”,就是将那些不需要翻译的词句从文言文中直接转移到译句中去。有些文言会出现一些如地名、人名、官名、器物名、书名、字号、年号、国号、庙号等专用名称,这些是都可以融入译句中的。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中加点的部分,都应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直接移接到译句中去。另外,文言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城北徐公,齐国美丽者也”(《战国策》)之中的“美丽”、“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国语》)中的“子女”,以及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成语、熟语等,翻译是也可进行移接。
“增补”,有些成分在古代汉语中可以不说出来而文意不受影响,但在现代汉语中如果缺少了这些成分,句子就会不通顺甚至会不成句,这些成分就需要在译句中进行增补。如上文《资治通鉴》中的“年老失智”,译为“我已经老糊涂了”,其中的“我”就是原文中所没有的,还有在翻译含有

初中语文听唱新翻杨柳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ongxinado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