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 201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B-11 C-12 N-14 O-16 Na -23 S-32 Zn -65 第I卷(选择题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 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C.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 D.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 .右图表示精原细胞及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核 DNA 含量的变化, 其中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发生在 、、6 、、7 3 .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 .耍获得 yyRR ,b 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c 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过程能提高突变率,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科学家研究发展,“超级细菌”的产生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右图表示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数量的关系,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菌与抗生素发生了共同进化 点时细菌的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加,则一定发生了进化 C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们使用抗生素的结果 D .抗生素的使用导致 B 点细菌数量较少 5 .右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 .体液②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 CO 2 等物质 C .图中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 .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②中 6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B .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 .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效应 T 淋巴细胞的作用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气质量日报中 CO 2 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B .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一定均为非电解质 C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 .乙醇、乙酸均能与 Na 反应放出 H 2 ,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8 .设 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 33. 6L 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 5N A B .一定条件下, 2. 3g的 Na 完全与 O 2 反应生成 3. 6g 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A C .常温常压下, 92g 的 NO 2和N 2O 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N A D .标准状况下, 22. 4L 氯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9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AgN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 .向 AgCl 悬浊液中滴加 Nal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 AgCl +I —= AgI ↓+C1 — C .用 KIO 3 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I: D. KAl ( SO 4) 2 溶液与 Ba( OH ) 2 溶液等体积混合: 10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取少量溶液 X, 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 再加几滴 溶液, 溶液变红,说明 X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2+ B .分别充满 HC1 、 NH 3 的试管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C. Fe 与稀 HNO —3 、稀 H 2 SO 4 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 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 .氢氧化铁胶体在直流电场中,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胶体带负电 11. 短周期元素 R、T、Q、W、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 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Z>W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W C .原子半径: T>Q>R D .含 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12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a ,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3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