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的靠山
张岸元 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领域的经济学家邓宁曾经对主要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他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常经过不同发展阶段:人均GDP不足1万美元的国家大多是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大多是净流境外投资的靠山
张岸元 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领域的经济学家邓宁曾经对主要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他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常经过不同发展阶段:人均GDP不足1万美元的国家大多是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大多是净流出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时,一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迅速扩大。从我国的情况看,虽然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仍以吸收悬殊较大,沿海主要省市的人均GDP甚至已经超过6000美元,这些地区的对外投资将大幅增长。
不仅如此,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不断加剧,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严重,贸易纠纷愈演愈烈,迫切需要通过扩大对外投资,获得稳定的境外能源资源供应,转移部分不适合在境内发展的轻加工制造环节,减少顺差、缓解国际贸易矛盾。
国际投资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资本在境外的活动,比如,海外重大开发项目的获得、企业在境外稳定可持续经营环境的维持、甚至境外投资者人身安全的保障等,都离不开母国对外交往能力的综合保障。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支持企业扩大境外投资。
政府要将支持企业境外投资摆在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求所在、但求所有”,不仅要看GDP,还要看GNP,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支配生产要素的能力,取得更多的要素收入。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应在继续抓“引进来”工作的同时,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抓“走出去”上,把“走出去”当作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总结及业绩考核中,应逐步增加当地企业境外投资的内容。可以考虑参照招商局模式,探索建立与企业境外投资迅速增长相适应的跨部门机构或协调机制。参照外企服务中心模式,组建企业境外投资服务中心。
明确国家战略指向,审慎筛选境外投资重点领域。境外能矿资源投资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领域。此领域的国际投资较为敏感,应在稳步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重点提高现有境外资源开发类投资项目的效益与水平。应积极扩大在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国内急需的重大装备制造领域的对外投资规模;围绕国内产业机构调整的重点,在境外设立经济贸易合作区,促进传统产业对外转移;通过在境外设立、收购研发机构,积极利用境外科技与智力资源;结合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有选择地开展服务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农业开发项目。
市场化确定投资主体,灵活选择投资方式,避免出现中资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在境外投资合作主体方面,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各种所有制企业齐头并进。大型国有企业应在境外投资合作中发挥龙头作用。政府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支持一律平等。在投资方式方面,除绿地投资外,更多采取兼并收购方式。目前阶段,可较多采取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合作的方式开展业务,注重采取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股权投资工具,开展境外风险投资。
结合国家外汇储备多元化转化投资的实践,探索建立支持企业境外投资的专门融资渠道。中国投资公司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投资的主
境外投资的靠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