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职业防护
*
2021/2/2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研究显示
暴露的因素主要为锐器损伤;
护士是职业暴露的最高危人群;
血源性疾病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
工作年限相对较短的医务人员较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
2021/2备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助产士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浸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一次性手术衣
*
2021/2/23
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
助产士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展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
2021/2/23
预防措施——标准化操作
助产士在进展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平安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制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回套上针头套。制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2021/2/23
职业暴露防护用物
手套
护目镜
防水围裙、套袖或手术衣
利器盒
专用器械如缝合针、平安密闭留置针、无针接头
*
2021/2/23
发生职业暴露后 怎么办?
*
2021/2/23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1〕
,应立即采取相应部分保护性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被暴露的粘膜〔如口腔、眼睛〕,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如有伤口,轻揉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聚维酮碘对伤口部分进展消毒和包扎处理。
〔一冲二挤三消毒〕
*
2021/2/23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2〕
。并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并进展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
2021/2/23
职业暴露部分处理流程图
职 业 暴 露 部 位
皮肤刺伤
粘膜损伤
溅入口腔、眼睛
完好皮肤污染
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先用肥皂,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肥皂和清水冲洗
75%酒精、%碘伏涂抹消毒
%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
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一般性消毒
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
2021/2/23
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
乙肝病毒比艾滋病病毒更具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职业暴露的时机更多
乙肝病毒可以在凝固的血液中存活7天
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发生职业暴露后在24小时之内或最迟从意外血液暴露的那个星期注射乙肝球蛋白
随访时间:3个月、6个月后检测抗—HBs
*
2021/2/23
梅毒的职业暴露
暴露后即刻给予预防用药: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周,深部肌肉注射,持续1个月。
随访时间:1个月、3个月、6个月;
在观察随访期间,建议要注意平安性行为,防止梅毒再次传播。
*
2021/2/23
HIV职业暴露
*
2021/2/23
不同体液的传染性
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
脑脊液、关节液、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羊水也具有传染性,但其引起感染的危险程度尚不明确。
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及呕吐物通畅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HIV暴露风险评估〔1〕
*
2021/2/23
HIV暴露风险评估〔2〕
假如暴露源是血液:
%;
%,
经不完好皮肤暴露的危险程度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比黏膜暴露低。
增加感染风险的因素:
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
暴露量大〔晚期AIDS患者或未经治疗,体内病毒载量高〕
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等。
*
2021/2/23
HIV职业暴露后随访监测
发生HIV暴露后要立即、并在之后的4周、8周、12周和6个月检测HIV抗体。
特殊情况下,假如暴露者存在根底疾病,免疫功能差,产生抗体延迟,或HIV和HCV合并感染,HCV尚未发生血清转换,可适当延长HIV抗体监测的随访时间。
长期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的人员,应随访到1年。
*
2021/2/23
心理支持
艾滋病意外血液感染是一种心灵上的打击。
意外血液感染的受害者需要理解适当的暴露后预防知识和心理支持。
当对意外血液暴露受害者和暴露源头进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监测
助产士职业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