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3
概念鉴定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1901年9.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2.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C
考题搜索1
D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主权在民,根本上
否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它从
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
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限制袁世凯权利防
止专制独裁,确立
民主共和政体。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步骤
1、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逐渐攫取清
政府大权,并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2、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统治结束
3、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退位诏书
年仅六岁的宣统皇帝
分析讨论
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政权?
1、帝国主义支持
2、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3、立宪派和旧官僚进攻
4、袁个人权术和阴谋
袁世凯以帝国主义为后台,北洋
军队为资本,逼迫清帝下诏退位。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探索结论: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探讨
材料一:“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林伯渠
以下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法令。如:通令剪辫子;禁止缠足。留在男子脑后长达三百余年的发辫及妇女缠足陋习终被革除。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材料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四维:礼、义、廉、耻。
考题搜索2
1.(08广东单科)“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③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第一次国共合作)
分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分 裂)
五四运动
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大革命
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抗日战争
1937—1945
解放战争
1946—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知识梳理2
性质:
影响:
五四风雷
时间
中心
主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