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稷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Wallenberg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眩 晕
眩晕诊治两大关键点
正确诊治良性眩晕---提高生活质量
及时识别恶性眩晕---挽救患者生命
2020/12/24,眩晕加重多见于患者起坐、翻身等体位变动时,经静止休息后可缓解。后患者眩晕加重并加伴视物不清、行走不稳和言语不利、饮水呛咳等,独自行走时向右侧偏斜,患者眩晕明显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者无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部胀满感等,无头痛、抽搐、意识障碍和发热等,无胸憋闷、心悸、气短、紫绀等。
2020/12/24
8
体 征
查体:血压:165/97mmHg,神志清,言语不利,构音障碍,右眼眼裂稍变小,双眼可见水平性眼震,无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约,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和鼻唇沟尚对称,右侧面部浅感觉稍减退,右侧软腭上抬力弱,悬壅垂偏左,咽反射减弱,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颈部血管各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左侧肢体及躯干浅感觉稍减退,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巴彬斯基征(-),双侧克匿格征(-),NIHSS评分:4分,洼田饮水试验3级。
2020/12/24
9
分 析
定位诊断:
体征:右侧软腭上抬力弱,悬壅垂偏左,咽反射减弱
延 髓
体征:右侧面部和左侧肢体及躯干浅感觉稍减退,即交叉性感觉障碍。
背 外 侧
症状:言语不利、饮水呛咳
2020/12/24
10
辅助检查-MRI
2020/12/24
11
辅助检查-MRI
2020/12/24
12
辅助检查-MRI
2020/12/24
13
辅助检查-MRI
2020/12/24
14
辅助检查-MRI
2020/12/24
15
辅助检查-MRI
2020/12/24
16
辅助检查-MRI
2020/12/24
17
分 析
定性诊断:
一般特点:患者系一57岁男性,有高血压病史5年,有血糖偏高近2年,且未正规用药治疗。
缺血性
头颅MRI:延髓右侧急性期梗死灶。
起病形式:于休息状态下急性起病,起初表现为眩晕,后加重并伴视物不清、行走不稳和
2020/12/24
18
诊 断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2020/12/24
19
概 念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即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系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的延髓背外侧梗死。
2020/12/24
20
解剖基础
2020/12/24
21
解剖基础
2020/12/24
22
解剖基础
2020/12/24
23
解剖基础
2020/12/24
24
2020/12/24
25
临床表现
2020/12/24
26
2020/12/24
27
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
、恶心、呕吐和眼震,系前庭神经下核受损所致。
2. 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和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其面部痛温觉丧失系三叉神经脊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导致;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系对侧交叉过来的脊髓丘脑侧束受损所致。
、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上抬力弱、声带瘫痪和咽反射消失等真性球麻痹表现,系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所致。
,为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或小脑损害所致。
,即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眼球内陷,为中枢性交感神经束受损表现。
2020/12/24
28
发病机制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主要是缺血性病变所致,但极个别为延髓出血,其可能为血管畸形引起。
缺血导致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其占比约75%,
,约占17%,
,其占比约8%,(但在青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中椎动脉夹层较多见,其多有颈部外伤史)
2020/12/24
29
治 疗
治疗原则应遵循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首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应给予积极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调脂等治疗。考虑发病机制为动脉-动脉栓塞者,可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同时给予强化他汀治疗,考虑心源性栓塞稳定后应给予抗凝治疗。
,针对性的给予二级预防治疗。
2020/12/24
30
治 疗
注意要点
发病早期一般不给予降压治疗,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