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山大”的调查
“压力山大”的调查
国际著名人力资源机构ECA发布报告,在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中,“北上广深”分别位列全球第15、18、38和第40位。而巴黎和纽约仅排在第29位和第33位,低于北京上海的排名。自然,这再次引来国人生存“压力山大”的吐槽。但正如另一个人力资源机构美世的排名,ECA的排名针对的是外派人员的生活成本,和本地人关系不大。吐槽者虽找错了对象,但各种林林总总的调查,却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国人的“压力山大”。
ECA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比较,比较的是衣食住行中的一些基本需求,如食品、就餐、出租车、杂货和衣物等,而诸如住宿、购车、上学等重要的大项支出并不包括在调查内。调查范围如此狭窄,原因就在于ECA认为这些项目通常在外来人士的薪酬里已做出补偿,不需要包含在主要为定津贴服务的调查里。这项简略的生活成本调查涵盖的只是类似我们“柴米油盐”的零碎支出。但这却和国人的直观感受一致。那么多^拼力“海购”,宁可多支出一笔不菲的邮寄和代购费,其实是合算的理性选择。
至于住房和上私立学校等外派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长期成本,则有美世的调查给出答案。美世是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一,它统计的“生活成本”是跨国公司外派人员提供生活补贴的全方位参照,当然与居民生活成本侧重点不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北上广”已经国际化了,北京和上海常驻外国人都接近10万,他们和市民已相当程度上融合在一起,不再是孤立于象牙塔顶专门“挨宰”的一群人,这些外企雇员的生活状态和普通市民的差异也就变小了。美世发布的《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显示,上海和北京分别名列全球第16和第17位;纽约是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但排列在全球第33位。同时美国只有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三个城市进入前100位,大大少于中国内地的9个城市。
如果说美世的统计毕竟服务于企业和政府外派人员,还和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定距离,不妨参照《经济学家》下属机构EIU一年一度的全球生活指数。该指数每年的第一季度发布,通过水电煤气、房租、零售品和服务等400余种商品价格统计全球131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而不是在这些城市旅居的外国人的生活成本。2013年度,上海的排名上升11位排在全球第30位,而纽约和洛杉矶并列第27位,显示出即将追上纽约的势头。
如果说《经济学家》的数字还嫌不够透明,在万能的互联网上还有网友们主动参与的城市物价统计。Numbeo是互联网上靠网友贡献数据的全球最大的生活成本“晒单”数据库,因数据量大而具有了统计学的意义。在最新的北京商品价格库中,你可以看到30元的餐厅简餐价格,市中心4500元一居室的租金,/斤的大米价,11元的出租车起步费,所有这些数字都和我们日常生活经验没有出入。Numbeo的指数也以纽约为基准,设纽约的值为100。刚刚发布的2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压力山大”的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