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第一页,共二十八页。
问题探讨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
理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第七页,共二十八页。
2、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通感等。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
鉴赏例文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
[例1]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指包头和呼和浩特) 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翦伯赞《内蒙访古》比喻、拟人)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例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茅盾《风景谈》比喻、白描)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
写法小结
、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取景构图:广角、聚焦、选取视觉中心
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心理(上下、远近、主次)
、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颜色:主观色彩、客观色彩。
声音
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白描和工笔。
、动静、衬托、点染。
。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环境描写
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
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的《故乡》)
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农村一片萧条、苍凉、冷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悲凉的心情,为全文一开始就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笔调。
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心理
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
渲染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心理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
——《羚羊木雕》
“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色调是一致的,恰当地衬托出“我”的心情。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景物)环境描写。在我们平时写作中,最常见、最常用和最能为文章添彩的莫过于自然环境描写,因此,我们今天的目标是:
1、掌握并能运用一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如何适时地在自己的文章里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景物描写训练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晴空万里,云漫不经心地挪动着,为秋日增添几分活泼,我的心情也正如这活泼的秋日,愉悦而又晴朗。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心情格外地舒畅。……阳光下,那片绿色上闪耀的晶莹的水滴,是爷爷的汗水,那柔和的微风,是爷爷的笑容!……天空那边,几朵白云在愉快地挪动,是不是也在耕作呢?
——《向爷爷学习》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轻松愉快的人物心情?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天如墨,水如泪。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行走在风雨中》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主人公失落伤心的情怀?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目标:情景交融
要根据不同的心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恰当地运用修辞 (主要是拟人、比喻)和联想。
在景物前面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饰词。
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写景物(色彩的明暗、形态情态、动静)。
点出心情。
第二十六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