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开场白雨台山导游词
雨台山是在古时人们求雨的地方,雨台山因祈雨而得名,有丰富的祈雨文化。整个景区占地1300余亩,海拔860米,三面峭壁,一面陡坡,绝对高差在200-300米之间。然而景区内却地势平缓,苍松蔽日,翠竹遍野,山顶导游词开场白雨台山导游词
雨台山是在古时人们求雨的地方,雨台山因祈雨而得名,有丰富的祈雨文化。整个景区占地1300余亩,海拔860米,三面峭壁,一面陡坡,绝对高差在200-300米之间。然而景区内却地势平缓,苍松蔽日,翠竹遍野,山顶上12个山丘围着一近百亩水域的湖泊形成山环水、水抱山的秀丽风景。
山上苍松翠竹,郁郁葱葱,蛙鸣鸟唱,蟋蟀啁啾。动植物150余种,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四季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实为休闲度假、疗养健身之圣地。
信步雨台山的西面,绵绵群山尽收眼底,并可坐观两江汇流,鸟瞰涪城全貌,一览涪州八景(群潴夜吼、荔圃春风、黔水澄清、白鹤时鸣、松屏列翠、桂楼秋月、鉴湖笛、铁柜樵歌)。攀临东峰,可望日出群山。
环长公里观光游廊,可观“湖广填四川”时民众避战用的洞湾石寨;北宋年间的依岩庙;道教真人修身养性的长春洞;石头开花的观音岩;500多米长的天梯;可纵看涪陵108个乡镇及天象的祈雨坛;因形似而得名的“箱子扣”、“峰包石”、“老鹰嘴”、“钟壁子”、“花鼻梁”。走在游廊上,脚下层层梯田,极目远眺绵绵群山,大江东去。
山灵而仙则居之。雨台山由于其钟灵毓秀而曾是宗教圣地,至今尚有如下遗迹:
活菩萨:1978年间,日有万众朝拜
观音岩:古老而香火旺盛,延续至今
洪恩寺:丰所有名山也是此间和尚逃出创立长春洞、朝阳洞:道教真修身圣地
祁福长廊
在距今500万年前,雨台山的雏形已经形成,并继续受到地质侵蚀。质地较软的岩层被风化切割为凹地,质地较硬的砂岩则形成山脊,其中受地壳褶皱断裂和地震滑坡跨岩等因素的长期作用,最后造就了目前看到的雨台山祈福长廊的壮丽自然景观。
从景区大门进入不久,但见松林中有金猴嬉戏,这里就是祈福长廊的入口处———洞湾垭口。在道教文化中,洞和湾所有被视为福地,而被称为“雁”的垭口为天地相通的阙口。由洞湾起,一路自然景观所有被予以了神奇美丽的传说,这里有象征五谷丰登的“风车石”、象征风调雨顺的龙腾岩、寓意财源广进的箱子岩……更有先民规避战乱兵灾的洞湾古寨遗迹和敬香祈福的观音岩等景点。漫步祁福长廊,一边是千奇百怪的绝壁奇景,一边是依山而建的万亩梯田,穿行在古老的传说里,欣赏着优美的田园风光,幽趣盎然又心旷神怡。
林中幽径
穿过祈福长廊,但见“天梯”沿绝壁而上。此道是通往祈雨台的必经之路,地势险峻,如华山险道之陡峭;景色迤逦,有黄山松岩之奇趣。在凌空的石栏上锁上一把“同心锁”,锁住流逝的岁月和雨台山之行的美好回忆。
爬上天梯后攀登的是一段供游客登山健身的石梯路,一步一步地走,认真地听,石阶会发出动听音乐犹如仙界梵音齐奏。此地晴天云海翻滚,阴天雨雾朦胧,朝上看,苍劲松柏入云天;朝远看,长江川流万重山。
游完祈雨台,林间小道便在山脊中穿行,这段全程约1公里的小道,林木茂密,空气清新,
导游词开场白雨台山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