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市经贸委无锡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和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联动发展,加快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转变,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也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为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将无锡建成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呼应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使无锡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依据省、市有关总体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战略机遇现代物流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增值环节。(一)战略意义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的主要途径。现代物流业作为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它涵盖了采购、加工、制造、交易、装卸、运输、仓储、消费等诸多环节,以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为最高形态,已经成为生产性服务外包的重要形式。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培育发展各类专业市场、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发展趋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掌握、推广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做好物流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对物流经济进行战略性投资,促使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已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业的本质特征。在国际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两大关键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应用对物流业的资源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规划、优化理论与方法、自动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包装材料与技术的应用等科技进步也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推动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技术装备自动化、运作管理信息化、运作流程智能化及多种技术和软硬件平台集成化的趋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迫切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定适宜的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政府投资战略和发展定位;广泛调动、综合运用政府资源,积极引导和扶持物流经济发展, 加快物流标准化进程,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积极支持和鼓励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为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国际著名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步伐加快,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各大中心城市在物流领域中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尤其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全面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物流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市现代物流业只有在竞争中加快发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服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三)发展现状我市率先在省内成立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是物流规模不断扩张。 2006 年, 全市物流价值量达到了 亿元,比“十五”期初增长 140% ;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了 320 亿元以上,占全市 GDP 的10% ,占服务业的 25% 。二是物流企业不断增加。全市初具规模的运输、仓储型物流企业达到了 1000 多家,总资产突破了60亿元,从业人员接近 10万。三是物流建设不断完善。以江阴临港新城、无锡机场和下甸桥口岸改扩建为重点的“三港”建设顺利推进,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超1000 万美元的外资物流项目。四是物流方式不断创新。打破了一般商贸、传统运输为主的物流格局,积极构建多联式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具备了国际集装箱全程运输始发港和目的港物流功能。五是物流口岸不断提升。 2006 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11616 万吨、同比增长 130% ;口岸货物吞吐量完成 5794 万吨、同比增长 34% 。六是物流园区量增质佳。无锡综合物流园区、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和无锡口岸物流中心已集中入驻企业 1000 多家,年物流服务总额超过了 200 亿元,还规划了江南商贸、锡澄商贸、铁路西站、无锡新港等一批重点物流集聚区。七是物流辐射不断扩大。全市有专业货运市场 38个,仓储面积 1500 多万平方米, 各种运输车船 4万
无锡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