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影响与出路_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
小康。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稳则天下稳。农业
强,则天下强。 9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
增于农
民文化程度不高,而在当前社会中有许多工作要求有必要的劳动技能,所
以应当对民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但是,要防止这些培训成为某些部门借机
向民工敛财的机会。所以应当建立、健全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必要的培训,组织农民有序的外出务工。
消除城乡政策差别,在农村实现城市化。依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完
全依靠城市化(让农民进城,减少农民数量的城市化)也是不现实的。因
此,在大力推动城市化的同时,也应当在农村采取根本性的措施,来推动
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并不是难以实现的,只是要让农村的农民也享
有城市居民早已经享有权利。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最重要有以下几点:
1 、统一城乡税收政策。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征收农业税的两个国家
之一。去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六千八百六十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两
千三百六十六元?扣除百分之四十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
币只有一千八百多元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了六比一。在这种情况
下,按城市工薪阶层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收起点月收入800 元、年收入
9600 元计算,城市居民无须纳税,而农民却要照章纳税。因为农民的纳
税没有什么最低收入限制,只有一个年收入的5%(更大的问题是广大农民
实际上承担的负担远远超出了5%的限制)。在这里依然存在着巨大而根深
蒂固的城乡差别。借鉴国际上多数国家统一城乡税制的通行做法,在目前
阶段可以废除专门对农民征收的各种农业税和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
全国统一税率,将农民视同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统一
税率,可以让农民以休养生息,减轻农民负担,可以大大缓解一些地区已
经十分紧张的干群关系,还可以让农民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资到扩大再生
产中。
2、改变农村现有政权体系,精简基层政权人员。当前,造成农民负
担沉重主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农民自身承担了本来应该由国家承担的义
务教育经费;二是基层政权中,吃财政饭的人太多,农民承担了太多不应
承担的基层政权的运作经费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笔费用和义务教育不
同,国家也不必承担( 国家应当承担义务教育经费)。因为农村基层政权的
臃肿大部分超出了其职能所需,可以通过精简机构而缩小规模,从而节省
运作经费。对此,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乡级财政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乡级财政供养的人太多,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人总是要吃饭的,不
把乡级财政供养的人数减下来,农民负担迟早还会反弹上去。因此,要通
过不断完善以村民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的管理体制,并把某些重要的国
家权力管理职能收缩到县一级政府,逐步弱化乡 (镇)政权,来减少乡镇政
权的人员。
3、改变现有的教育投资体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
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义务教育本应由国家来完全投资承担,但是
近几年,中央财政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实际上有所降低,财政支农支出占财
政总支出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如由 1978 %下降到1997 年
三农问题的影响与出路三农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