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唯一的听众》是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汉语必修( 1)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 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同时也告诉读者,无论做什么事,条件有多差,但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1> 知识和能力: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把握文章内容。 b、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感受“我”对老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c、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其心理变化<2> 过程和方法: a通过找文中描写“我”心里和行动变化的语句,发现“我”心里和行动变化的过程。 b通过抓住老人的语言描写及其中的关键词语,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激发学生树立信心,崇尚真、善、美, 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美好心灵的人 b教育学生懂得给与他人无私的帮助是一种美德,同时对于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要心怀感激。 : 1品味老教授真诚鼓励的语言,体会其对“我”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我”对老教授的感激、敬佩之情。 2从“我”的成功中悟出一个人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里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 :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学法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导。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大多数学生在初读文章后不能准确归纳出课文的大意,因此,我用了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了解归纳出课文的大意。本课时我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营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并最终让学生在多读多悟的基础上,反馈所感所得。本课时由四个环节组成: 4. 返顾整体总结升华三、说教学过程(6分钟) 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月光曲》请学生欣赏。因为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协奏曲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技能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播放小提琴曲《月光》(多么美妙的小提琴曲啊!我想每位同学都愿意成为它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而我们刚刚听到的这么美妙的音乐正是那位被父亲和妹妹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演奏出来的,是啊!他成功了。那么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制造了奇迹呢?(老教授) 是的,这都得益于他的这位——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的内容, 一是复习课文, 二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唯一的听众说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