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见奇魅力长存
樊圻,绘画面貌较为多样的清代画家。
我国的山水画在清代比较发达,这与文人的山林隐逸思想有关。这种 思想,在当时既包含爱国、爱好山川的感情,也包含着对人生消极的看法。 如清际“金陵八家”之一樊圻所描绘的《溪山无尽图册》(平中见奇魅力长存
樊圻,绘画面貌较为多样的清代画家。
我国的山水画在清代比较发达,这与文人的山林隐逸思想有关。这种 思想,在当时既包含爱国、爱好山川的感情,也包含着对人生消极的看法。 如清际“金陵八家”之一樊圻所描绘的《溪山无尽图册》(六页),既生动 地写出了江南山川之美,也流露出悠然世外的恬静之情。
明末清初,生长或长期居住南京的画家,著名的有龚贤、樊圻、高岑、 刍斜础(10)攵辍(14)缎馈1O.??V和谢菰,世称“金陵八家”。他们画风虽不尽相同, 但在明末清初的南京画坛,都负有一定时誉。尤长于山水画的龚贤,居“金 陵八家”之首,而大于龚贤两岁的樊圻排居第二。这些画家大多隐居不仕, 经常往来于江淮一带,有时聚集一起,以诗酒为自娱,以书画为“消遣”,各 擅所长,能于“吴门派”、“华亭派”之外讨生活,如樊圻“混入时流乞画钱”, 以书画为生,因此留下了不少传世作品,如平中见奇,魅力长存的山水画 《溪山无尽图册》便是其一,现摄录于后,供鉴赏。
樊圻是一位博采诸家之长的山水画家,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 1616年),字会公,更字洽公,江苏金陵(今南京)人,擅画山水,也善花卉、人 物等。主要活动是在顺治、康熙年间。山水绘画,取法多家,重视写生,其 绘画面貌较为多样,用墨层层染渍,浓郁苍润,别创一格,运笔灵动变化,钩 勒傅染,有元代风格。如《溪山无尽图册》所描写的不同季节的景观,有的 华丽严整,有的淡远清雅。山石林木,非常壮观,灵泉飞瀑,云烟飘渺,神奇
绝妙。纵观图册,皆为逸士的清高生活,描写画家向往远离闹市、钟情自然 的胸怀,细细读来,韵味锐足。
《溪山无尽图册》,为纸本设色,画幅大小相同,纵23. 5厘米,横29厘 米。图1,画家以峭劲的笔墨描写山川雄峻的气势,右边一弧形巨石山体高 高耸立,与左边耸出画面的山岩怪石自然形成了一个大涵洞,“洞”中建有 长桥,桥上两毛驴正在前行,另有两老者紧随其后,人物虽小,刻画精微。桥 下泉水畅流,远山以淡彩平涂,连绵不断,上部大面积空白,天际辽阔。树干 节疤,真实古拙,枝头芽叶,生机勃勃。整个画面布局新颖,意境奇特,大气 磅礴,生动地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之美。
图2,突兀的山峰,高耸入云,悬崖峭壁不见山路,难寻人迹,惟有层层 白云拥于山腰,白云间露出连绵的山峰。成排的丛林,树干挺拔,云烟缭绕, 气象万千。近景,溪水平静无涟,溪中青石点点,林中曲径通幽,整幅画面当 是尽幽尽静之地了。中国山水画离不开林木,林木给山水画的创作提供了 极其广阔而又丰富的生活源泉。该图之美,林木可算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贵在“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 长”。图3虽构图简括,笔墨寥寥,但风格苍老清逸。近山远峰,轻描淡写, 虚处笔迹似有若无,水天一色。古刹,天门,隐现于烟云飘渺之中,清泉穿过 板桥,畅然流去,神秘世界,宛若仙境。尤其是画面留出大片空白,真实地表 现出岚光浮动、烟气微茫的效果,引起了观赏者的无限想象。
图4,江南风光,一派气候湿润的丽山秀水景象。绿叶丛林
平中见奇魅力长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