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考毕业设计书装订顺序.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专业班级土木工程( 1002 ) 学号 0********** 姓名郭培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万宝平所属助学单位 2013 年 12月 20日 2 目录(此目录不需打印, 了解装订顺序就 OK ) 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2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部分 3 、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手册(1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审意见(2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3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3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学号 0********** 学生姓名郭培院系继教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2010 指导教师万宝平职称开题时间月日—月日论文题目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一、本题的根据: 1 、说明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2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钻孔灌注桩已被广泛用于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中, 适用的地基形式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建筑物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桩基础的承载要求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扩大桩径、桩端进入基岩, 但是在一些砂层非常厚, 基岩很深的地区再按传统的方法处理就不再经济、合适了, 而后注浆法就是一种经济的方法, 本文就采用后注浆法提高桩端进入砂层的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的应用进行探讨。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的主要原因由于受现有施工工艺的限制,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的扰动, 以及成桩后桩底沉渣较厚和桩侧泥皮过厚等因素, 严重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无论是正循环还是反循环施工的桩或正循环还是反循环清孔的桩,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如某办公楼项目, 采用Φ 800 ~Φ 1400mm 的钻孔灌注桩, 由静载检测实验得到的单桩极限垂直承载力( 以沉降量来判定) 最大为 4250kn , 最小仅有 2500kn ,最大值为最小值的 倍, 经动测法检测, 发现该工程桩的桩身砼质量均为良好, 无断桩、缩颈、离析等不良现象,桩长也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桩的承载力包括桩自身结构承载力和地基土对桩的支承力, 所以可以认为上述工程桩的承载力明显偏低并非桩身结构强度引起, 而是地基土的支承力不 4 能满足设计要求。现就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5 二、本题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桩底沉渣厚,桩端承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对桩端进入密实砂层的桩尤为明显。目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无论是正循环法还是反循环法,孔底证沉渣均难保 100% 的清除达到设计要求, 即使二次清孔也是如此, 这从沉渣厚度测试仪测试及静载检测的结果可以得到证明。有相当一部分静载压桩实验,当加载到某一荷载时,桩顶急速下沉,并满足规范规定的破坏条件, 此时如继续加载, 让桩沉到某一位置时, 桩的沉降速率明显减慢并稳定, 再继续加载还可能会稳定, 此时桩顶荷载会达到原先破坏荷载的 倍甚至更大, 这说明桩底沉渣清除干净后桩的承载力会明显提高。 2 、桩侧泥皮厚,导致侧摩阻力明显下降对不同工程中几根承载力明显偏低且桩身砼完整的桩进行分析, 发现有些桩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泥浆护壁过长。 3 、孔壁受扰动钻孔过程中孔壁受扰动, 特别是进入密实砂层较深的桩, 成孔后孔壁附近土中应力释放, 出现“松弛”现象,孔直径越大,影响越明显。由于邻近桩壁一层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导致静压桩时地基土对桩的极限支承力下降。鉴于钻孔灌注桩存在上述常见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则已成为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后注浆法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为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 国内外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曾采用过许多方法, 后注浆法就是其中较常用且有效的一种。所谓后注浆, 就是在成桩后在桩身砼达到一定强度时, 通过预埋管道用高压泵向桩的某些部位灌注水泥浆, 提高局部位置的土体强度。目前后注浆有以下几种工艺: ( 1 )在孔底设置注浆室。采用该工艺时钢筋笼需下到桩底。(2 )灌注桩成孔后, 在孔内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下端设出浆口,并用胶带或塑料膜包住。出浆口的位置高出孔底 30~ 50cm 。灌注砼前先往孔底倒入碎石或块石, 使出浆口埋入碎石或块石内,然后再进行砼灌筑。(3 )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管或黑铁管) ,出浆口采用单向截流阀并压入桩底土中 30~ 50cm 。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 在进行桩身砼浇注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 注浆时浆液也不会回流。第一种方法工艺复杂, 成本高, 国内很少使用。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桩底加固, 在国内已有过多次实验或使用, 但由于工艺过于简单, 容易发生出浆口堵塞导致注浆失败。第三种工艺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注浆成功率可

自考毕业设计书装订顺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zw466
  • 文件大小268 KB
  • 时间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