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有效教学”对广大的一线教师来讲并不生疏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效益。“高效教学”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境界更高层次追求则是“高效教学”即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三百多年前夸美纽斯所说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是对“高效教学”的古典表述;“向课堂 45 分钟要质量”则是对“高效教学”的通俗表达。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师生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尤其是现在功能强大、日益完善的信息技术环境, 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 在最短的时间内, 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较高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过程。高效课堂不单单是“教”的高效,也包括“学”的高效。构建高效课堂,体现于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紧密联系着教学的各个要素,要求教师须带着整合的目光去审视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实践。二、什么是高效课堂?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 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获得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 同时充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参与”,其基本目标应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什么是高效课堂?李敬亭概括了高效课堂的六个特点: A 、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 、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 、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 、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 、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 、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五个实”标准。即:(1) 扎实的课,(2) 充实的课,(3) 丰实的课,( 4 )平实的课,( 5 )真实的课。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将“好课”标准归纳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十二字。我们总结出, 高效课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学生角度来讲, 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学生角度来说,高效课堂的主要表现为: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 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 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 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 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 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 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所以,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侧重评价:教师向课堂要质量还是向课后要数量;注重教学方法,还是侧重教授知识;讲究整体建构, 还是停留细节雕琢。一、为什么要提出高效课堂? 1、实施新课程的需要。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 、学校发展的需要。提高办学效益,形成办学特色,打造品牌学校,依靠什么?依靠学生的发展, 依靠教师的智慧。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港湾, 形成能力的运动场, 培育思想的摇篮。因此, 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劳动的土地, 这块地肥沃了, 学校的花园就会姹紫嫣红; 这块地贫瘠了, 秋天的收获也许只有学生的眼泪和教师的叹息。 2 3 、减负增效的需要。减什么负担,怎样增效?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方向,一种策略。这需要所有的老师去思考,需要所有的学生去行动,需要所有的家长去关注。 4 、课堂教学研究的需要。一个新教师走进课堂,势必要经历几个阶段:规范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长效课堂。研究课堂, 正是为了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问题的产生, 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有时候一些旧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因此,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需要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实践。总之,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推进已经是大势所趋。一、高效课堂的具体体现从学生角度讲,高效课堂应具备

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40 KB
  • 时间2017-04-20